近年来,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持续下滑,而离婚登记数量却不断攀升,导致结婚离婚数据出现倒挂的现象。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为210.7万对,较2019年同期的281.5万对下降了24.3%;离婚登记量为51.4万对,较2019年同期的104.8万对下降了51%。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又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和挑战?如何呵护和维护健康和谐的婚姻关系?
造成中国结婚离婚数据倒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婚姻和家庭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同时,市场化和社会化也使得家庭所承担的传统功能逐渐减弱,个人从婚姻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保障下降,而更多地追求情感满足和个性实现。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许多年轻人选择晚婚或不婚,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另一方面,许多已婚人士在面对婚姻中的矛盾和不满时,更容易选择离婚而不是忍耐或调整。
女性地位和意识的提升。随着教育普及和就业机会增加,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自主权利等都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女性在婚姻中不再只是依附于男性或承担家务育儿等传统角色,而是更多地追求平等、尊重、自我实现等价值。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许多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在寻找配偶时更加挑剔或缺乏合适的对象;另一方面,许多已婚女性在遭遇到家庭暴力、感情背叛、分工不公等问题时,更有勇气和能力选择离婚而不是忍气吞声。
中国结婚离婚数据倒挂的现象,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结婚和离婚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对个人的情感、心理、身体等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结婚可以给人带来爱情、亲情、友情等多重关系的支持和满足,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离婚可以使人摆脱不良或痛苦的婚姻关系,有利于保护个人的尊严和权益。然而,过低的结婚率和过高的离婚率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的后果,如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等心理问题 ;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亲友关系等实际困难 。
影响家庭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家庭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细胞,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是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传承者。结婚是建立家庭的前提条件,而离婚则是解散家庭的直接结果。因此,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上升都会削弱家庭在社会中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家庭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一方面,结婚率下降会导致未成家或单身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往往缺乏亲密和温暖的人际关系,也难以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离婚率上升会导致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往往面临着经济困难、子女教育问题、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
针对中国结婚离婚数据倒挂的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对婚姻登记制度的规范和监督,防止恶意或轻率地结婚或离婚,维护婚姻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完善对离婚后各方权益的保护和调整,如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费等问题,减少离婚给各方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加强婚恋教育和心理辅导。一方面,要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系统的婚恋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婚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公众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等关系的正确态度和处理方法;另一方面,要为有结婚或离婚意愿或困惑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服务,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婚姻观和自我价值观,解决他们在婚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