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是周恩来总理。
1949年10月1日,他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发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份外交文书。1949年11月,他见证并参与了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他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拓者,组建起了一支外交队伍,并带领这支外交队伍,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着新中国的外交风采。
事实上,建国前夕,周总理深思熟虑,是打算将外交部长的重任交给叶剑英的,他的这一想法还得到毛主席的支持。不过,叶剑英选择拒绝了周总理的建议,表示:“一直以来我,我学的都是军事,我更想留在部队。”
叶剑英后来受命解放华南,接管华南,南下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广州市市长等职务,长期留在广东工作。而新中国外交部长的重担,便落在周总理的肩上。
他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工作,又主持外交部的工作,中南海里,他的工作是最繁忙的。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外事接待任务越来越重,中央迫切要为周总理寻一个外事助手。
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将目光落到了陈毅身上。
早在年轻时,陈毅便与外交工作结了缘。1919年,18岁的陈毅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他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爱国运动,就被学生们推选为代表,与中法两国的官员进行谈判、交涉,陈毅终被法国当局强行押送回国,但这却成为他最早接触外交工作的一次亲身实践。
回到国内,陈毅义正词严:“我们在国外敢和洋鬼子斗;在国内,就敢和卖国政府斗。”年轻的陈毅已经展现出不卑不亢的震慑之力。
红军革命斗争中,陈毅和毛主席闲谈起来,他告诉毛主席:“将来革命成功了,你让我去当外交部长吧。”
“行,一言为定!”毛主席笑着回答。
一句笑谈,在几十年后的新中国变成了事实。
1954年,原本在上海任职的陈毅被调到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管学院、政法、文化,并准备做外交工作。
陈毅做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有一日,邓小平找到他,吩咐:“中央准备派你率团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这没问题,我就远征一趟。几时出发?”陈毅问。
邓小平却只回答:“这你要问总理。”陈毅又问他:“中央有什么具体要求?”邓小平还是回答:“这也要问总理。”
陈毅脾气耿直,见邓小平总是这样回答,一下子急了起来:“小平同志,你啥子时候学会推三阻四?”
邓小平只好不紧不慢地说道:“总理总理,总而理之。”他告诉陈毅,周总理太忙了,中央考虑有人同他分担一些工作,邓小平将话题转到外交上:“今后,外交部的这一摊子,恐怕你要多操劳一些,从这次访问起,你的工作重点可以逐步向这方面转。”
1954年10月,以陈毅为首的我国代表团出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受到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陈毅返回北京当天,就将自己撰写的访问报告,送到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肯定。
陈毅在外交之路上迈出了的第一步。这时的陈毅虽不是外交部长,却已经开始在外交战线战斗了。
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陈毅作为周总理的副手,随我国代表团出发参会。在外国领导人们面前,周总理如此介绍陈毅:“今后准备由陈毅同志主持外交工作。”
对于做外交部长,一向性格爽直的陈毅也心有胆怯,毕竟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且外交工作一旦出了错,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他曾找到周总理,当面推辞外交部长的职务:“协助你管外事工作,我俯首听令。可我这个陈毅,有时候好感情用事,不管轻重冲口而出,在我们内部,对同志们有什么伤害,还能跟同志们解释,可是在外交上,那可砸锅了,我还是请中央重新考虑。”
周总理鼓励他:“主席认为,你临时不惧正是优点,所以外交部长,非你莫属。”
毛主席、周总理托付重任,陈毅最终还是接下重任,表示:“既然中央看中了我,我就先应下来,我要是不称职,你就早点把我撤下来。”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上,毛主席当众宣布:免去周总理兼任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兼任外交部长。
周总理将外交部部长的接力棒正式交到陈毅的手中,他信赖陈毅的外交能力。
但初接任命的陈毅却是诚惶诚恐,在自己的日记中他写下一句:“瞻念前途,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所谓“绠短汲深”,顾名思义,就是指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陈毅实在担心自己在外交领域才能浅薄,不足以担此重任。
回家与妻子张茜说起自己初任外交部长,他的神色中也充满了紧张:“我这次兼任外长,可能会有4种结果,一是干出成绩,二是一般化,三是犯大错,四是得大病。”
自此,陈毅兼任外交部长,他豪放的性格、大气的外交风格深为人们敬重,他长期协助周总理主持我国的外交事务。一位开国总理,一位开国元帅,共同承担起开创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重任,并在外交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陈毅在外交工作中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如鱼得水。
1965年国庆前夕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部分记者不怀好意地提问:“中国领导人和陈毅是不是好战分子?”
陈毅将他那副习惯戴着的墨镜摘下,手攥成拳头举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道:“老子就是好战,老子就是好战分子!我们中国人民,原本不想打仗,可有人想打,那就打好了!老子头发都等白了,要打就早打,现在不打,将来打,老子等不上,还有儿子,以后儿子和他们打......”
他不卑不亢,不恐不惧,一番真情实感的发言,瞬时赢得掌声一片,也让这场记者招待会声名远播。
陈毅的发言,也传到了毛主席耳中。毛主席充满夸赞地笑道:“讲得好啊!陈老总这个外交部长,是真正的外交部长。这个人让外国人明白了,这个部长不好惹哩。”
随着时光流逝,当年他在妻子张茜面前所说的4种结果,显而易见地,陈毅的结果是第一种。
我们国家的外交部长陈毅,为人豪爽大气,他身上不仅有军人的豪气,还有文人的雅气,诗人的浪漫。周总理总是充满骄傲的介绍他:“他是一位元帅,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新中国的陈毅外长,深受各国领导人的敬重。他以其特有的军人性格、元帅风采,还有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为新中国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功勋。
周恩来和陈毅会见外交使节和夫人时合影
自1958年正式就任,到1972年与世长辞,陈毅在外交部长的岗位上整整14年,直至他的生命到了最后一刻。
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世界亦为之悲恸。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尼克松握住毛主席的手,深情说道:“今天,我在这里握手时,依然不能忘记另一个人,他在一个月前去世,他,就是陈毅!”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实的动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