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毛主席审阅国庆观礼名单,两次退回,第三次亲笔添加:萧华

老章聊历史 2024-03-30 00:16:4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将军中,萧华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在萧华将军的履历表上,他似乎永远是最年轻的那一位。

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29岁任东北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33岁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政委,48岁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

萧华将军不仅具有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更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在统战工作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萧华将军

毛泽东、周恩来提携萧华

萧华的成长进步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关心和爱护是分不开的。

1916年1月,萧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9年4月中旬的某一天,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一部来到了兴国县城,并住在城里的潋江书院。

毛泽东在群众大会上发表了生动而又风趣的演讲,这给萧华留下深刻的印象。

年仅13岁的萧华参加了毛泽东举办的土地革命培训班上。

萧华听的认真,还记了不少笔记。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还经常向毛泽东请教,这让毛泽东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培训班结束后,萧华就担任了兴国县团委书记,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工作是做得有声有色。

1930年3月中旬,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兴国。当他听说那个“娃娃书记”的事情后,就把萧华请到自己的住处。

毛泽东特别欣赏这个娃娃书记,把萧华调到红四军从事青年工作,有意加以培养锻炼。

萧华来到红四军前委报到时,红四军政治委员罗荣桓热情地接待了他。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萧华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

在一次遭遇战中,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还占据着有利地形,红军前沿阵地有松动的迹象。

危急时刻,萧华飞身跃上一个土坡,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的身后就是苏区的大门,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穿着他们做的拥军鞋,吃着他们送的拥军米,我们即使是死,也要把敌人打回去!”

寥寥数语,激发了战士们的勇气,最终击退了敌人。

1932年1月,萧华作为红四军共青团组织的代表,到瑞金参加苏区共青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萧华第一次见到了时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的周恩来。周恩来还表扬了萧华:“你的工作很出色,热情高,点子多,……”

1933年,当萧华正在主持一次青年工作会议时,周恩来来到了会场。

就周恩来给大家讲话时,突然有架敌机飞临会场上空。萧华还没有反应过来,周恩来大喊一声“卧倒”,并把萧华按在自己身下。

几枚炸弹在他们身边不远处爆炸,厚厚的尘土埋住了他们,可以说是周恩来救了萧华一命。

1933年春,国民党集结了50万大军包围中央苏区,开始了第五次反“围剿”。

萧华积极向中央提出组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

1933年8月1日,“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全师约1万人,战士平均年龄不足18岁。经周恩来推荐,萧华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

萧华感到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周恩来鼓励他说:“年轻的干部带年轻的兵,部队才更有朝气嘛!”就这样,17岁的萧华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

“少共国际师”与红军主力相比,虽然作战经验不足,但是在战斗力方面毫不逊色,取得了邱家隘、广昌等一系列重要战斗的胜利。

“娃娃司令”萧华

22岁的萧华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首长称为“娃娃司令”。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

而时任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则是消极抗日,极力反共。他还与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钟麟沆瀣一气,企图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

为了瓦解敌人的阴谋,萧华拟定了“和沈打鹿”的策略。

193年12月初,萧华亲赴惠民县城,与前往该地视察的沈鸿烈谈判。

当沈鸿烈听说萧华不过22岁时,内心不屑一顾,一个“娃娃”司令也敢跟自己谈判。

为了给萧华一个下马威,他在萧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层层岗哨。

萧华进城后,沈鸿烈把他安置在旅馆,避而不见,企图逼走萧华。

萧华没有生气,他起草了一份《告惠民各界的慰问信》,油印后让战士们到街头散发。他还到医院慰问伤兵,到学校讲演。

惠民各界开始纷纷传颂八路军深明大义,抗日有为,并且指责沈鸿烈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抗日无动于衷。

面对各界的指责,沈鸿烈慌忙安排会见,最后还亲自恭送萧华出城。萧华的第一步取得了成功。

萧华

紧接着,萧华开始了“打鹿”。自从鹿钟麟被蒋介石委任为“河北省政府主席”。他就妄图把八路军赶出自己的地盘。

鹿钟麟委任民团头子孙仲文为国民政府军第五十三游击支队司令,给枪给钱,专门对付萧华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为了顾全大局,萧华还是派分区司令员杨靖远去找孙仲文交涉。

然而,孙仲文却设下埋伏,押了杨靖远。孙仲文竟将其头颅割下挂在寨门上,向八路军示威。

消息传来,萧华悲痛万分。11月14日,萧华率领部队将孙仲文部消灭,为自己的爱将报了仇。

至此,鹿钟麟的“冀鲁联防”计划已完全泡汤,彻底败在了“娃娃司令”萧华的手下。

萧华(右)

彝海结盟唱序曲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刘伯承和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

但是,萧华将军从中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传奇故事,却鲜为人知。

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

年仅19岁的萧华,奉军团首长的命令率领先遣团进行沿途的群众工作,萧华任先遣团团长。

从冕宁到大渡河,要经过大凉山彝族区。大凉山彝族聚居区,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民风彪悍。

由于彝族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阀的残酷压迫,生活极其贫困,再加上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给先遣团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萧华专门请了一位“通司”,也就是翻译,以准备和当地首领进行谈判。

萧华(左四)

萧华率领的先遣团进入彝区后,不断受到阻拦和袭扰。

先遣团艰难行进时,突然山头上涌现出二三百彝民。他们手持土枪和弓弩,要红军留下“买路钱”。

萧华早有准备,便让管理员拿出200块银元给了他们,彝民们呼的一声又散了。

先遣团工兵连的战士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不仅架桥的器材和装备被抢了,甚至身上的衣服也被抢了去。

即使如此,萧华命令不许开枪,要遵守好民族政策。

萧华让通司向彝族群众喊话,说明红军同国民党军的不同,不是来抢劫和杀害彝民的,只是借道北上。

正在混乱之际,只见远处几匹骡马飞奔而来。为首的是一个年约50岁的人,是部落首领小叶丹的四叔。

萧华看到解决问题的时机来了,就让通司找其答话。当萧华告诉小叶丹的四叔,红军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总参谋长刘伯承率领红军即将路过此地,愿意同彝民首领结为兄弟。

听了萧华的解释,小叶丹的四叔还是半信半疑。他环顾四周的红军战士,发现他们与国民党军完全不同,于是便答应了萧华的提议。

为了表示信用,萧华把一支手枪和几支步枪赠送给小叶丹的四叔,他也把自己的坐骑赠送给了萧华。

由于有了先前的“序幕”,萧华和小叶丹的谈判顺利成功。于是,便有了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头人小叶丹喝血酒,拜天地,结为异姓兄弟的千古佳话。

萧华作为歃血结盟的年轻使者,也同刘伯承的英名一起,深深镌刻在彝族人民的心里。

剧照

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这部荣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巨奖”的巅峰之作,是萧华将军的杰作之一。

作为那一代经历了长征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这一历史壮举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萧华将军文采飞扬,早就有讴歌长征的想法,只因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动笔。

1964年4月,积劳成疾的萧华将军来到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疗养,让他有了一次艺术尝试的机会。

萧华将军阅读了毛主席的诗词和有关著作,阅读了大量的唐诗宋词,最终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描写长征。

他采用“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一段一韵,便于记忆朗诵,便于谱曲歌唱。

萧华将军拿起笔时,长征中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又重新呈现在脑海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不禁泪流满面。

萧华将军

老将军已经忘记了病痛,常常写到深夜,反复修改,十易其稿。

后来又经过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作曲家谱曲,终成一部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正式公演,连续演唱三十余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此组歌大手笔、大制作,文辞壮丽,情真意切,既有豪迈之慨,又有婉约之美,闻者热血沸腾,击节而和,无不为之动容。

周总理生前曾17次观看《长征组歌》,并能一字不漏地唱下来。弥留之际,周总理提出的最后一个愿望,竟是再听一次《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已超越了音乐、诗词的范畴,成为老一辈革命家追思往昔的英雄情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华也没能够幸免,被秘密关押在一个小房子里。

1974年9月,在建国25周年纪念日的前夕,身在长沙的毛主席收到了国庆观礼的名单。

毛主席看了名单后,什么话也没有说,退了回去。经过几天,已修改的名单又送到了毛泽东的面前,他还是没说一句话,又退了回去。

1974年9月29日,名单第三次呈了上来,毛主席看了良久,摇了摇头,在上面添加了萧华的名字。

就这样,萧华恢复了工作。

0 阅读:0

老章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