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校史馆开馆百件实物讲述鲁艺火种传承

总裁说 2025-01-08 15:27:38

一方校史馆,百年风华。近日,“我和我的祖国”——沈阳音乐学院校史陈列馆以崭新的面貌与世人见面开馆。360米展线,500余张照片和百余件实物,通过档案史料、图文、实物、雕塑、场景复原、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展陈方式,集中展现了从鲁艺创立到辗转北迁并扎根沈阳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代又一代鲁艺人的故事。

发黄手稿

讲述老鲁艺燃情岁月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是鲁迅艺术学院,这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从延安到东北,诞生了大批经典艺术杰作,培养了大量革命文艺工作者,更凝结出了宝贵的“鲁艺精神”。

校史馆的展柜里静静地摆放着音乐家们发黄的手稿,其中有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秦咏诚的声乐协奏曲《海燕》、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雷雨声的《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霍存慧的交响乐《提灯游行》等手稿。

《红色音乐家——劫夫》一书的作者霍长和说,李劫夫从来不写“小我”,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歌颂扬人民。他不断地深入生活,鞍钢、大庆、农村、机关、部队、学校等地方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霍存慧的女儿霍立站在父亲手稿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说:“1951年初,父亲在元宵节之夜参加了哈尔滨市的提灯晚会,这次活动中的音乐和氛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创作了交响乐《提灯游行》,父亲将古筝、二胡、高胡、云锣等民族乐器用于西洋管弦乐队中,这种创新在当时受到了好评,并对学生学习管弦乐起到了启蒙作用。”

霍存慧曾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培养了傅庚辰、谷建芬、秦咏诚、雷雨声等大批全国知名作曲家。

4块校牌

见证沈音新征程

在校史馆里,有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珍贵史料价值的“镇馆之宝”——“鲁迅文艺学院”校牌。校牌上斑驳的字迹,述说着沈阳音乐学院“从延安走来”的历史,见证着这所学校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战火硝烟年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鲁艺人以笔为枪,将炽热的爱国情怀以艺术形式呈现。冼星海、光未然、马可、莫耶、郑律成、公木、吕骥、安波、刘炽等鲁艺前辈的名字镌刻在校史馆里。他们创作出《黄河大合唱》《延安颂》《南泥湾》等大量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民族精神的经典音乐作品。

展厅里校牌、钢琴、徽章、印章、歌本、李劫夫生前用品、教材、节目单等百余件实物,告诉人们从延安到东北,从黄土高原到白山黑水,鲁艺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而鲁迅艺术文学院、鲁迅文艺学院、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4块牌子更是在讲述鲁艺的辉煌历史。

作曲家雷雨声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他创作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迎宾曲》等歌曲。今年92岁的雷雨声通过视频祝福自己的母校,他说:“把鲁艺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光大!”

年近九旬的著名作曲家傅庚辰 ,1954年就读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他创作的《雷锋,我们的战友》《地道战》《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傅庚辰曾经说:“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这也是所有鲁艺人一直不变的情怀。”

鲁艺人脚步未停、初心不变,与文艺舞台同声共振,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艺术创作要与时代同步。”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田彦说,“回声悠扬精神不朽,我们要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时代需要什么,继承鲁艺传统,擦亮红色品牌,续写沈音新篇。”

0 阅读:2
总裁说

总裁说

最新科技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