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女士靠着“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成为了众多申请者中为数不多的幸运儿。
尽管喜悦溢于言表,但随之而来的14万元全款支付却让这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筹莫展。
母亲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借给她3万元,并鼓励她向亲友筹钱。
经过一番东拼西凑,刘女士终于凑齐了房款,将那套房子买了下来。
时间一晃十年,刘女士与丈夫通过打拼攒下了储蓄,决定归还当年向亲人借的款项。
婆婆慷慨免除了3万元借款,大姐的2万元也顺利归还。
轮到母亲时,刘女士本以为一切会顺利解决,却没想到,母亲提出这3万元并不是普通借款,而是一笔“投资”。
签订协议、支付14.6万元后,矛盾似乎画上了句号,但母亲又提出还差10万。母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女士的申请历程2007年,刘女士刚从江西南昌的一所大学毕业,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解决住宿问题。
城市的房价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显得尤为遥不可及。
幸运的是,刘女士的收入和家庭背景恰好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这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
带着一丝试试看的心态,她填写了申请表,并递交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如身份证、毕业证书和收入证明等。
提交申请的过程相对简单,但背后的等待却让人焦虑。
几周后,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她接到了一通电话,通知她申请已经通过。
得知自己成功申请到房子后,刘女士很快便开始筹划如何支付14万元的全款。
这笔钱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她来说,显得尤为沉重。
她刚参加工作,收入微薄,手头并没有任何积蓄,甚至连生活开销都需要精打细算。面对这一难题,她将情况告诉了家人。
母亲听完后,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并主动提出先借3万元给她。
母亲也建议她向其他亲友借款,并表示会尽量帮她联系几位亲戚试试。
刘女士的大姐在得知情况后,答应借给她2万元,而她的男友也非常支持,提议向自己的母亲借款。他的母亲同意后,很快筹备了3万元。
这些借款让她的资金缺口缩小了一大半,但仍然不足以支付全款。
为了凑齐剩下的钱,刘女士决定去银行申请贷款。她带上了所有相关的材料,包括房屋的申请批复、收入证明和身份证明等,专程跑了几趟银行。
银行在审核她的申请时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提供担保人和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由于家里条件有限,她只能尽量协调各方面,最终顺利贷到了6万元。
在完成了所有款项的支付后,刘女士顺利办理了房屋的过户手续。
这套经济适用房正式归她名下,成为她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婚后的经济独立与还债结婚后的几年,刘女士和丈夫在职场上不断努力,工作逐渐稳定,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小两口手头终于有了一些积蓄,他们开始规划如何偿还当初为了购房而借来的款项。
在资金稍微宽裕之后,刘女士将第一笔还款的目标定在了婆婆那里。
当初,为了帮助他们购房,婆婆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3万元。
刘女士清楚地记得这笔钱的重要性,因此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尽快将这笔钱还给婆婆。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他们整理好资金,把当初借的3万元如数送到了婆婆手中。
然而,让刘女士感到意外的是,婆婆却没有收下这笔钱。
婆婆表示,这笔钱算是对他们夫妻生活的一种支持,希望他们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改善生活条件或者为将来做更多准备。
接下来,刘女士将目标转向了大姐那里。
当年大姐在得知她购房的难处后,毫不犹豫借给她2万元,帮助她渡过了资金短缺的难关。
为了尽快归还这笔款项,刘女士专门抽时间去拜访大姐,将欠款如数送到。
还清这笔债务后,刘女士的经济压力进一步减轻了。
母亲的意外要求与冲突当刘女士和丈夫准备还给母亲3万元时,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礼品,希望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
然而,当刘女士说明来意后,母亲却并不接受这笔钱。她明确表示,这3万元不是单纯的借款,而是她当年对女儿买房的一种“投资”。
按照母亲的说法,她所出的3万元,占当年房子总价的五分之一,而如今房子的市值早已翻了几倍,所以刘女士应该支付相应的“投资回报”,至少要还给她10万元。
这一要求让刘女士和丈夫感到非常意外。他们试图解释自己的立场,但母亲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原本温馨的家庭聚会气氛因此变得紧张起来。
刘女士的丈夫试图通过调解缓和局面,但双方在金额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不久之后,事情开始进一步升级。母亲多次通过电话催促刘女士尽快偿还“投资回报”,并表示如果不能支付她要求的金额,就不要提还款的事情。
刘女士试图和母亲约时间再商量,但母亲对她的解释充耳不闻,态度逐渐变得强硬起来。
随后,母亲开始到刘女士的工作单位找她要钱。
第一次,母亲直接来到刘女士所在的办公室,在前台提出要见她,并要求当场给出解决方案。
刘女士试图和母亲沟通,但对方坚持自己的要求,还在办公楼内大声谈论女儿欠钱的事情,引起了同事们的围观和议论。
刘女士感到十分尴尬,只能匆匆离开工作岗位陪母亲回家。
然而,这并没有让问题得到缓解。母亲之后又多次来到刘女士单位,甚至当着同事和领导的面提及她欠钱的事情。
这种做法让刘女士的工作环境变得异常紧张,她的领导也开始对她的个人问题表示关注。
为了避免影响到工作,刘女士不得不申请调换部门。
然而,母亲很快又找到了她新的工作地址,继续以类似的方式施压。
无奈之下,刘女士最终选择辞去这份工作,重新寻找一份新的职位。
和解与前景的思考2017年,刘女士为了彻底解决与母亲之间长久以来的经济纠纷问题,决定主动找母亲商量还款的具体方案。
她和丈夫仔细核算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拿出一部分积蓄,并试图以一个合理的方式结束这一纷争。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达成了签订还款协议的决定。
在协议中,刘女士承诺以14.6万元的金额偿还给母亲。
这笔款项包含了当年母亲的3万元本金以及按照母亲要求计算出的利息。
为了凑齐这笔钱,刘女士和丈夫将多年积攒的储蓄几乎全部拿了出来。
她甚至通过一些兼职工作进一步补充家庭收入。
在攒够还款金额后,刘女士如约将14.6万元全额交付给母亲。
仅仅几个月后,母亲再次找到刘女士,明确表示之前的协议已经“作废”,认为14.6万元远远不够,要求刘女士再额外支付10万元。
母亲的理由是,房子的市场价值继续上涨,她当年的投资比例应该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一要求让刘女士及其丈夫倍感无奈,他们一度尝试与母亲进行协商,希望她能尊重之前签订的协议。
然而,母亲的态度却十分坚定,多次表示自己不会放弃这部分“应得”的金额。
随着母亲的要求不断升级,家庭之间的紧张关系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刘女士不得不再次求助于社区调解部门,希望通过第三方干预来解决问题。
调解人员立刻开始联系这两位证人,首先拨通了刘女士婆婆的电话。
在电话连线中,婆婆清楚地回忆起当年的事情。
她表示,当时刘女士为凑够房款,确实同时向母亲、大姐以及她本人借钱,而她借给刘女士的3万元完全是出于帮助年轻人买房的考虑,根本不存在什么“投资”的说法。
调解人员又联系了刘女士的大姐。
当调解人员问大姐,“你认为母亲向你小妹再索要10万元合理吗?”时,大姐的回答直接且明确。
她表示,母亲之所以执意向小妹追讨这笔钱,根本原因并不是“投资回报”,而是因为母亲想将这些钱交给儿子使用。
大姐提到,母亲对儿子一直偏爱有加,而对刘女士则一再苛刻,索要这笔钱只是为了补贴儿子的家庭。
调解人员组织了一次调解会议,召集母女两人坐下来面对面商谈。
调解过程中,母亲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立场,而刘女士则再次强调了之前协议的约束力以及自己已经竭尽所能偿还了大部分债务。
调解人员在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最终,母亲接受了调解意见,表示不再追加任何要求,而刘女士也同意按照新的方案向母亲支付部分补偿金。
在调解的撮合下,母女双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表面的和睦关系。
尽管表面上达成了和解,但这些年因金钱纠纷累积的矛盾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两人的关系。
母女之间虽然还能维持基本的交流,但彼此间的疏离却无法完全消除。
参考资料:[1]刘馨.信任的建构:基于私人借钱行为的调查发现[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31(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