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手宝妈来说,宝宝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小心应对,除了细心,了解更多关于宝宝的知识也同样重要。
小宝宝已经一周没排便,宝妈心里不免着急小于是一位新手宝妈,宝宝才两个月大,由于这是她的第一次带娃,许多事情都还在摸索中。
最近,宝宝的排便情况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前宝宝每天都会排便,且大便很正常,而如今排便的频率明显减少,几天都没有一次。
起初小于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宝宝吃得好,喝得也不错,精神状态也很良好,感觉宝宝应该没有生病。
但当宝宝一周没有排便后,小于开始感到不安,心里想:这是不是便秘了?于是她急忙去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的检查和询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宝宝只是攒肚,但小于心中仍有疑虑,宝宝一周不排便真的没问题吗?
宝宝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出生后的1到3个月内,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不排便的情况。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宝宝的身体没有其他异常表现,能够正常进食、饮水,精神状态也很好,那么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宝宝在攒肚。
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因为此时宝宝已能够很好地消化和吸收母乳。
当肠道内没有多余的食物残留,直肠未受到刺激,宝宝自然就没有排便的需求。因此,攒肚也反映了宝宝肠道的良好发育和不错的吸收能力。
当然,每个宝宝的情况各不相同,攒肚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有的宝宝几天就会恢复正常,但有的宝宝可能会持续二十多天。
所以,当宝宝长时间不排便且身体没有异常时,宝妈们可以先耐心等待几天,仔细观察宝宝是否在攒肚。
不过,一些宝妈可能会问,攒肚和便秘都是不排便,我们该如何区分呢?如果宝宝是因为便秘而不排便,那肯定会影响健康。
宝妈们无需太过担心,虽然攒肚和便秘都会导致宝宝不排便,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是相当明显的。
攒肚与便秘的区别区别一:是否有便便
攒肚是指宝宝没有便便需要排出,而便秘的宝宝虽然有便便,但却排不出来或者排出困难,这一点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区别二:食量和精神状态
在攒肚时,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奶量也正常;而便秘时,宝宝容易哭闹、烦躁,奶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区别三:间隔时长和排便状态
虽然两者都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但攒肚的宝宝在排便时通常很顺畅,便便的颜色和状态也正常。相反,便秘的宝宝在排便时会感到不适,表情痛苦,且排出的便便一般是干硬的。
宝宝攒肚宝妈可以这么做!虽然攒肚属于正常现象,宝妈不必过于担心,但为了宝宝的健康,帮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宝妈可以适当干预。
当宝宝攒肚时,宝妈可以对宝宝的小腹进行按摩,比如将双手搓热,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揉。此外,宝宝可以平躺,宝妈握住宝宝的小腿,做屈伸运动。
这时,宝妈也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次数,帮助宝宝增加奶量,或给宝宝喝一点水,以促进排便。
此外,宝妈可以在早晚训练宝宝定时排便,逐渐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小豆芽有话说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出现攒肚,母乳喂养的宝宝比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当宝宝出现攒肚时,宝妈应避免随意使用工具帮助排便,特别是开塞露和肥皂水等,应谨慎使用。
关注小豆芽,让育儿变得更轻松!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