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伊朗就有一个相当于“海南自贸区”式的岛,那里挺有意思

舍间工看国际 2024-11-01 18:12:23

第一篇:奔走德黑兰(续四)

话说身心疲惫的我因为风干物燥,休息不好,导致嘴唇干裂,嗓子干涩。再加上第二天必须起早赶早已在国内就订好的飞往格什姆岛的航班,所以就赶紧洗漱躺下了。可惜床太软,又太小,半天才睡着。可以说,我在伊朗的第一夜不算幸福,倒是有几分痛苦。哪知,第二天当地时间不到五点,四点半刚过的样子就被一阵非常响亮的祷告音乐吵醒了。原来,我们旅馆旁边就是一个清真寺!赶紧飞下床照一下。

天色微明,睡眼惺忪。

伊朗境内随处可见这样的建筑,因为这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之一。离开了它,精神支柱就不存在了。

雪山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了这片土地和人民几千年,沧桑的岂止是人间?

院子里回望旅馆建筑风格,有阳台的房间想必惬意一些。

所住宾馆内的大堂休息区,既是本土的,也有国际范儿的。

早上八点五十分的飞机,不到六点半我们就出发了。这个司机开的是我们祖国的东南得利卡。虽破旧却亲切。

这么早就上班的警察啊。跟中国交警有一拼啊。这里面有个细节需要交代:伊朗的人行斑马线路面是高于行车路面的,所以车临近斑马线 必须会减速,否则会大大的颠簸的,这个设计既人性又科学。

城区依然是那么的朴素。

自由之塔周围总是这么多车,看来这是个枢纽位置。

警察总是有的忙。

机场外卖接亲友用的鲜花的人。

主动推销也是一种方式,要是借用中国人的方法,让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来干是不是效果更好?道理倒是没错,可惜,法律不允许。

到机场了,此机场非我们来伊朗时落地的机场,这个是国内航班专用机场。我们在四号航站楼,有两个门(应该每个航站楼都这样)一个男用的,一个女用的。但是候机楼是男女共用的。安检也是男女分开的。该分开时一定分开,可以在一起时必须在一起!生活也应该是这样吧。距离产生美嘛。

候机楼里面的美女。不过提醒美女一声:你露出来的部分有点儿大了。

秩序井然,但是航班晚点。

伊朗男厕所是没有小便池的,都得进蹲位,无论大小便。每个蹲位里面都有水龙头,冷热水都有哦,是为了方便祷告的人洗手洗脚。

地勤人员,忙里偷闲坐坐。

祷告室的指示牌。

他们在商讨一些事情

晚点了半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登机了。

下了摆渡车,登机之前赶紧偷偷拍张雪山下的伊朗航空公司的飞机。

同机去格什姆岛的小家伙,才一岁多。一个劲儿的管我们队伍里的姐姐叫妈妈。

多么和睦幸福的一家啊。男的是伊斯法罕人,在格什姆岛工作,会说英语,多亏了他下机前给我们推荐了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酒店,也因为他推荐的这个酒店,让我为格什姆岛洒下了情丝几缕!欲知后事如何?

请看:第二篇:情迷格什姆岛!伊朗之行的最初路线设计中,回程时是不准备在德黑兰再停留了。所以,我们当时以为离开了就是不会回来了。虽然因为时间短还有很多比如监狱博物馆、地毯博物馆、德黑兰大学、绿宫、白宫没去而遗憾,但是也没有办法,想要多走几个城市就得舍弃一些细微的风景。多数人或者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今生可能只来一次的想法儿逛的。所以,多走几个城市就要比在一个城市多看几个景点来得重要了。

因为,早就听说,伊朗的各个主要城市是各具特色的。有大同,也有大不同!这样的行程会累,可是神奇的是,我们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行程,才在那个真主安排的时间点上遇到了如此缘分深厚的两家伊朗人,并结下了我们彼此都会珍惜一生的情缘。(后续详述)从青岛出来,已经超过48个小时了,粗略的经过了德黑兰,遇到了一些人,看到了一些事,总体上感觉在这个平和和平静的表面之下,涌动着无比激情澎湃的心。这不是一个缺乏激情的民族,这也不是一个甘心寂寞的人们。宗教束缚的严苛,政教合一的体制终归要顺应人性,人心才好。

女人有爱美的天性,怎么能肆意压抑?男人有喝酒的权利,为何就是禁止呢?色情当然不是好东西,可是适当的娱乐场所也要有啊!不能一天到晚跟着你们那个专门祷告的电视频道伏地哭泣吧?精力无从宣泄,所以道地的穆斯林才允许娶四个女人吗?让我困惑。德黑兰的天气:虽不闷热,但是暴晒,早晚很凉爽舒适;德黑兰的味道:香水味,你要远离,因为太浓,呛鼻子;没喷香水的人你更要远离,因为狐臭味更浓!

德黑兰的饮食:还没吃到呢,就对付了一顿披萨,这肯定不是伊朗的特色。只好等到格什姆岛吃了。德黑兰的人:怎么说呢?好的坏的都有,闲散闲杂的状态浓一些,但是没看到乞丐,虽然有很多人看上去真的是穷人。德黑兰的交通:地铁是很好的,就是你要提前备课,因为没有英文提示。德黑兰,我还能不能见到你呢?把你当成路过,是我的错,真想好好体味你一下。等着我,我争取回来!

0 阅读:5
舍间工看国际

舍间工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