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克兰战场俄方已折损多名高级军官,这在现代战争中显得特别另类,我们注意到俄军一直有指挥官亲临一线上阵冲锋的光荣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阵亡458位将军,22名司令和2名副司令、55名军长、21名副军长、127名师长等。目前在乌克兰战事中阵亡的将领有俄罗斯联邦国家近卫军第141卡德罗夫摩托化机动团指挥官穆罕默德·图沙耶夫,少将军衔,中央军区第41集团军副司令员安德烈·苏霍夫斯基少将,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的儿子中央军区第41集团军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员维塔利·格拉西莫夫少将,东部军区第29集团军司令安德烈·鲍里索维奇·科列斯尼科夫少将,第150 摩托化步兵师指挥官奥列格·米季耶夫少将。
俄军阵亡将领
在08年的格鲁吉亚行动中俄罗斯派出王牌58集团军,是俄罗斯陆军精锐中的精锐,编制员额7万余人,在俄罗斯军队现有22个集团军中是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合成军,609辆坦克(T-14,T90A,T-80U),2000辆战车,125门火炮,190门冰雹火箭炮,450门高射炮,120架飞机和70架直升机。第58集团军在战争中反应迅速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完成作战准备,长驱直入赶往茨欣瓦利,以雷霆之势扫荡格军,然而战事第二天,该军副军长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中将使用卫星电话时被格鲁吉亚电子部队定位,迅速被炮击身亡。
古往今来高级将领亲临前线,带头冲锋的确能提高军队士气,也便于将领第一时间了解战况把控军队,但在信息化的现代战场这种行为是得不偿失的。现代战场部队较为分散,不能扎堆,而且侦查打击手段日臻完善,对敌方进行斩首行动更是成为一些军事大国的必备科目。俄军将领如此高频的阵亡从侧面反映出俄军自身的弊病,试想一下,如果俄军基层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出色,部队士气旺盛,通讯保障到位,这些将领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吗?可以说俄军近些年的军改成果不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拉胯,众所周知,俄罗斯在电子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这样的结果是在战争指挥中依靠传统的步话机及电台,欠缺互联互通能力,容易被电子干扰及侦听,导致暴露指挥部位置,直接被定点清除。这次战争让大疆无人机,宝锋通讯,艾睿热成像出镜就说明了俄军通讯指挥落后,战场感知迟钝,
在车臣誓师出镜的宝锋
艾睿官网图片
同时我们还要警惕一个事,那就是乌方很可能已经搜集到大量俄军个人信息,并进行了技术侦听,摸索并掌握俄军重要人物的活动轨迹针对性的斩首,这里面大概率有美方的帮助,比如俄罗斯黑海舰队主管军事政治工作的副指挥员海军上校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帕利(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алий)在乌克兰马里乌波尔附近阵亡就与美方AI应用有关。要知道这种做法是很正常的,抗战期间日军就搜集了国民政府重要将官及其亲属的个人资料,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摄像头无处不在,甚至生物检材都很容易获取,特别是AI和基因技术的进步,某些势力完全可以通过汗液毛发样本进行研究开发出针对性的药物,也可以通过重要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行为习惯分析出目标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国就曾对希特勒萨达姆进行过系统分析并作出精确预判,大数据更是能够摸索人的行动轨迹(也许滴滴就是因为这个被罚)。无人机刀片弹等现代科技已经深刻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未来战争将会深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世间不再有净土。
值得注意的是,22日,中国科学技术部下发关于公开征求《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根据《实施细则》,人类遗传资源包括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人类基因、基因组数据等信息资料。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尊重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隐私权,事先取得知情同意,确保提供者健康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并应当遵守科研活动的相关要求及技术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标准、规范、规程等。《实施细则》拟明确主体资格。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和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必须由我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境外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去年数据安全法已颁布实施,众多巨头被罚,该法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数据属于国家核心数据,这些举措都说明我国已开始关注高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希望这些技术成为助推中国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对手屠杀我们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