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城西,有这样一座山包,它背靠穹窿山,面向太湖,与木渎古镇为邻。山高约54米,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山顶呈浑圆状,坡度平缓。这就是有小隆中之说的苏州小王山,旧称琴台山。
小隆中和周边的万鸟园,孙武文化园以及穹窿山共同打造为穹窿山大景区,但是与其他三个景区截然不同的是,此处经年累月都少有人问津。
被打入冷宫的景区最适合三伏天前来消夏了。
白露已过,气温一天不如一天,更加映衬此处的萧瑟。大门外的牌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似乎也不是那么精神,虽然上面写着“松柏精神”四个大字。如果自左向右很容易看成“神糟粕松”。
偌大景区除了门岗两个保安,里面绝无一人。当问及为何相比周边景区,此处如此寒碜的时候,一名保安无奈解释道这边一者没有游乐场所,自然吸引不了儿童;再者景致单一,除了摩崖石刻就是松涛万壑,因此把年轻人也排除了。只有那些中老年对书法有点爱好的才可能移步过来。闻听此言,我大为不忿,仗着带着口罩,出言反驳道:“那可未必,我不是也来了。”保安并没有言语,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眼,但是眼神里分明在说,你多大了心里没点数?然后就让我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一个都没有拉下。
进入正门,眼里赫然矗立的是一尊李根源的石雕,高大挺拔,双目炯炯且面容忧国忧民。李根源(1879年6月6日—1965年7月5日),云南腾冲人,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有“山中宰相”之称。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退出政坛,南下苏州。1928年葬母于此,从此隐居小王山,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复出。而小隆中之名大约来自他的那首诗:“苟全于乱世,不觉入山深。高卧小隆中,聊为梁父吟”。都说诗以明志,诸葛亮发迹于隆中,因此这首可能也体现了政客遁世又渴望出世的矛盾心态。
景区面积不甚大。进入大门后除了面对的雕像,左右两侧各有一座明清古建。左侧是性善堂,右侧为怀德堂,都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阳光从天井洒进半天云霞。性善堂现为书法展览馆,里面有水平参差不齐的展览,而怀德堂展览一些民间藏品,由于缺乏管理,多数青铜器锈迹斑斑。
性善堂左侧有墓地几方。1928年 ,李根源将母亲灵柩从上方山治平寺运抵小王山安葬,并将墓庐命名为“阙茔村舍”,先后种植松树数万棵,寄寓对慈母的怀念与惠恩,提名为松海。今天的小王山植被茂密,但是几乎全部都是松树,所以山上有亭名为“听松亭”和“万松亭”,有摩崖石刻“枕涛”,有巨石唤作“松海”。山间小路都是碎石子铺成,走上去不仅费鞋还硌脚。
小隆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摩崖石刻群。景区现有存近代名人摩崖题刻106方,可以说只要看到露天落幕的岩石,总会忍不住上去凿两下子,其中有黎元洪、于右任、章炳麟、吴昌硕、谭延闿、等名人的书法真迹。此处石刻倒不像几公里外那些涂抹着艳俗之大红或大绿的漆的令人发指的花山摩崖石刻群。景区尚有碑廊题刻45方,中间见缝插针地夹杂着疫情防控不动摇的标语,显得一点都不违和。
由于山势非常平缓,所以迈步而上也显得轻松写意,除了有些脚疼。再加上景区空无一人,伴随的只有秋蝉最后的声嘶力竭,以及万壑松涛。到了山顶,远眺穹窿,看山峦起伏,只觉得岁月如故。所谓的青山不碍白云飞,大概就是这样了。
山顶还有“池上亭”,翘角飞檐,两侧楹联“秋水盈眼波,春山浅画眉”,却不知道池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