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了一起颇具争议的事件,张易镇派出所副所长王某因在处理一起校园霸凌案件时踢打涉事学生,被撤销行政职务。此事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公众的态度分裂为截然不同的两派,一边是批评执法过激,一边是支持“正义伸张”。更有网友通过邮寄锦旗表达对涉事民警的支持,这一现象让事件持续发酵。
11月22日下午,固原市张易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某小学三年级学生遭到六年级学生马某的多次殴打。副所长王某带领辅警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后发现,被害学生情绪激动,家长亦表达强烈不满。为了安抚家属情绪,王某带辅警找到涉事学生马某并将其带回学校处理。然而在过程中,王某对马某实施了踢打行为。
事件发生后,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引发舆论热议。家长报警后,马某被送医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其身体有轻微软组织挫伤。当地公安机关随后对事件展开调查,并于11月24日通报,王某因违反执法规范被撤职。
事件通报发布后,网络舆论迅速分裂。许多网友表示,王某作为执法人员,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应私自殴打未成年人。这一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带来负面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化社会对执法机构的质疑。部分法律专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民警不得殴打他人,而王某的行为已构成对法律的违反,受到撤职处分符合规定。
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网友为王某的行为鸣不平。他们认为,当未成年人因年龄问题无法受到法律制裁时,执法者的“以暴制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法律空白。尤其是在当前校园霸凌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许多家长对事件感同身受,认为“这次的踢打或许能让施暴者感到震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支持者还通过邮寄锦旗表达对王某的支持。据报道,从全国各地寄往张易派出所的锦旗订单大幅增加,甚至有广告公司连夜赶制多面锦旗。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公众对校园霸凌的愤怒,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传统“强硬执法”的某种期待。
事件的争议并不仅限于公众情绪的对立,更触及了法律和教育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与校园霸凌问题上的难题。
律师付建指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警察执法规范,但该事件的背后也折射出对未成年人恶性行为处理上的法律困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采取矫治教育措施,但对于屡教不改者,仅能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法律缺乏直接的惩戒性条款。这种“温和处理”的法律框架在面对校园霸凌时,往往显得无力,进而导致部分公众对“严格执法”产生期待。
固原市教育局表示,此次霸凌事件为偶发事件,并不存在长期欺凌行为。然而,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校园霸凌的根源在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更广泛的教育体系问题。若不对霸凌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助长未成年人的侥幸心理,使其成长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制造者。
新的思考:如何在正义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
第一,执法必须有界限,但需制度保障支持。 正义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执法人员的一切行为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然而,在面对校园霸凌等敏感问题时,如何为执法人员提供更清晰的行为规范,避免他们在“情绪化”执法中触碰红线,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需要更多社会合力。 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初衷是好的,但当保护成为部分施暴者的“护盾”时,规则本身就需要重新评估。是否可以引入更多强制性教育干预措施,例如扩大专门学校的教育覆盖面,或引入社区矫正机制,让问题学生感受到一定的约束和惩戒。
第三,家长和学校需共同参与反霸凌。 家庭和学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线,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并进行及时引导;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和反霸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问题。
王某因踢打校园霸凌者被撤职一事,引发了社会对校园霸凌、未成年人保护以及执法规范的多重思考。从邮寄锦旗到法律辩论,这起事件不仅是一次执法纠纷,更是公众对正义与规则边界的一次集体探讨。
未来,如何让执法与法律规范更好地保护受害者,同时引导施暴者正确认识错误,是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正义需要规则的护航,而规则的完善,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