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人才众多,为何没能统一三国,主席:刘备有2大缺点

众说历史 2022-04-15 15:21:37

汉末三国是一个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因此那个时代出现了不少枭雄,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他们能够在乱世中立足,成就一番霸业 ,必然是有一定的能力,否则也不会成功。

《三国演义》中,刘备手下能人异士颇多,文有全能型人才诸葛亮,善于带兵打仗的庞统、法正等人,武有我们熟知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他们都是一等一的虎将。

尽管刘备帐下人才济济,能人异士颇多,刘备本人又雄才大略,为何只能偏安一隅,无法一统三国呢?对于刘备的点评,毛主席指出了他身上的2大缺点。

通过分析,毛主席认为,刘备的2个缺点是致命的,这是他无法更进一步的主要原因。那么,毛主席认为刘备的两个缺点是什么呢?

一,好感情用事

刘备为人好感情用事,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三国志》都有所体现。刘备注重兄弟感情,与张飞,关羽二人是异姓兄弟,三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三国演义》中更是用“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来证明刘关张的兄弟之情。

毛主席评价刘备野心大,但志大才疏学识浅,且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替代了政策,凭个人喜好办事,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为此,主席还举了个例子:关羽被东吴偷袭兵败生死后,刘备勃然大怒,不想事情起因经过,敢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从诸葛亮的苦苦劝告,破坏“联刘抗曹”的国策,负气出兵伐吴,导致最终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精锐丧尽。

刘备伐吴大败后,自知无法见成都的群臣,最终在白帝城完成了托孤,将国家大事交给了诸葛亮等人。

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来讲,刘备兴兵伐吴,不听劝阻的行为,确确实实在感情用事,最终导致大败而归,国力衰弱,失去了与曹魏竞争的机会。夷陵之战是蜀汉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刘备为自己的感情用事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当然,刘备除了不听劝阻执意伐吴外,还有许多事情能够证明他是一个感情用事之人,将自己的情感凌驾于政策,如鞭打督邮。

《三国演义》中,把鞭打督邮这件事放在了张飞身上,他替大哥刘备打抱不平,打了不尊重刘备的督邮。实际上,根据《三国志》记载,鞭打督邮之人是刘备。

汉末刘备因平叛黄巾起义有功,得到了一个安喜县尉的官职,是一个县官。某天朝廷派来一个督邮巡视,走到刘备任职的安喜县。督邮不仅不尊重刘备,而且处处刁难他。刘备无法忍受,将督邮捆了起来抽了他个半死。

督邮是朝廷官员,刘备不仅以上犯下,且行事鲁莽,凭自己感情喜好办事。事情的最后只能是刘备辞官不做,错失了一次发展机会。

二,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什么是主次矛盾,毛主席对此有很深的理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新四军遭到突然袭击,损失惨重,这时候许多同志要找反动派算账,为战友们报仇。

主席认真分析了时局,认为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其次才是内部矛盾。如果八路军战士为新四军报仇,与反动派全面开战,最开心的应该是日本侵略者了,他们能够从中获利,毕竟鹬蚌相持渔翁得利嘛,谁都明白的道理。

因此,皖南事变后,毛主席以大局为重,对反动派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不破坏统一抗日战线,此举不仅于民族有利,更是获得了国人之心,为日后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时存在时,主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刘备却不能,因为他无法分清主次矛盾。

关羽被东吴偷袭兵败身亡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执意率领大军讨伐东吴,此举就是不分主次矛盾。

因为当时曹魏一家独大,孙刘两家唯有联手才有击败曹魏的可能,在两弱一强的情况下,两弱却先争起来了,无论谁胜,最获利的是那一强。

主席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事实情况就是如此,孙刘两家的事情是内部矛盾,当有外部矛盾时,应该先解决外部矛盾,再解决内部矛盾,内部矛盾为次,外部矛盾为主,刘备作为一国之君,主次不分,这是他一大缺点。

因为刘备的主次不分,导致蜀汉精锐在夷陵惨败,国力丧失,再也无法与养精蓄锐的曹魏一较高下。诸葛亮曾劝刘备: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诸葛亮是分得清主次矛盾,但领导不听,也是无奈。

结语

刘备是三国蜀汉的开创者,既然能成就一番事业,必然有许多过人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刘备有两大缺点,分别是主次矛盾不分和过于感情用事,两者给刘备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当然,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人无完人嘛。从刘备身上,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公正看待一个人物,是我们读历史,学历史的一个基本态度。

0 阅读:3

众说历史

简介:每天更新,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