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一人造反,九族尽灭,3万人为其垫背,这样的丞相了不得

旧匣子 2022-05-18 23:55:52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古代官场都存在着“丞相制度”。丞相一职,也是古代为官者毕生的追求,毕竟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着实令人着迷。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消失于明朝明太祖时期。

在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诞生过许许多多的丞相,他们辅佐自己的君王,发生过许许多多或有趣、或残酷的故事。在这些丞相当中,有一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此人是明朝开国功臣,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不仅自己被朱元璋处死,还牵连被灭九族,甚至还让3万多人为他垫背,这样的丞相,可谓是独一份了。

那么胡惟庸究竟做错了什么事,竟遭到朱元璋如此对待呢?

独断专行的丞相

胡惟庸是安徽人,朱元璋在早期打天下时,他早早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先后担任过元帅府奏差、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卿等职,可以说官场经验十分丰富。

对于胡惟庸此人,朱元璋还是十分信任的,胡惟庸有才干、能办事,再加上小心谨慎的性格,所以深得朱元璋的宠信。当丞相的时间久了后,胡惟庸渐渐放开了手脚,也开始了专横跋扈。

大臣们的奏章,胡惟庸都要先拿过来自己先过目一遍,将其中不利于自己的扣下,再上呈给朱元璋。就连一些涉及到生杀废黜的大事,胡惟庸往往也私自做主,不上报给朱元璋,就自己做了决定。

久而久之,一些热衷于功名的投机分子,嗅到了“商机”,纷纷聚到了胡惟庸的门下,给他送钱送礼,一些亡命之徒、武夫悍将,也成了他的家中常客。沉浸在权力巅峰中的胡惟庸,渐渐地有了异心。

他不甘于只做一个丞相,他有了更大的野心和目标。为此,胡惟庸开始暗中拉拢朝中大臣和武将,聚集起了一股不小的势力。他网罗党羽、排除异己,不仅拉拢了平凉侯和吉安侯,让他们为自己在外面招兵买马,就连开国功臣徐达,都敢密谋刺杀。为了尽早起事,胡惟庸一面命人出海接触联络倭寇,;一面又致书北元,想请北元出兵。

就在胡惟庸一步一步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却直接打断了他的所有部署。

一场车祸引来的巨变

一日,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在街上狂奔,却不小心把自己摔死了,胡迁怒于驾车的马夫,将其当众打死。没想到这样的行为,却引起了民愤,老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要求丞相给出说法。消息还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顿时大怒,要求胡惟庸以死抵命。

胡惟庸提出,自己可以赔偿马夫的家人很多钱财,想以钱买命,结果遭到朱元璋的拒绝。胡惟庸一看这不对啊,老朱这是要拿自己开刀啊。于是跑回家召集心腹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让他们通知各地依附自己的武将和大臣,提早起事。

就在陈、涂二人四处活动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导致了胡惟庸的下台。当年9月,占城国前来进贡,两国交流,胡惟庸竟然也不上报给朱元璋,自己就接见了占城国的使者。却不料正巧被宦官看见了,于是回宫禀告了朱元璋。

朱元璋大怒,下令彻查,结果查到了涂节的头上。涂节也不靠谱,直接就把胡惟庸企图谋反的事捅了出来。这一来,直接捅到了马蜂窝,朱元璋大惊之下,下令处死了胡惟庸,并灭其九族。

胡惟庸死时,他的一些事情还没有完全败露,此后几年,他的一些事情,比如通倭、通北元等事情,才慢慢露出水面。朱元璋大怒之下,下令严肃处理,一定要肃清胡的同党。这一处理,直接就诛杀了3万多人,就连前左丞相李善长一家70余口,也被尽数诛杀。这仅仅是因为,当初胡惟庸曾拉李善长下水,但是李善长没有同意,却也没有告发他。

“胡惟庸案”的影响,导致3万多人被诛杀,上至一公21侯等勋贵功臣、下到武夫家奴等普通人物,都在这一案中身首异处。胡惟庸也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因为从那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丞相制度。

这真是一人谋反,全家遭殃啊!对于胡惟庸此人,您怎么看呢?

0 阅读:37
旧匣子

旧匣子

历史是面大镜子,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