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娱点评官
《父母爱情》中的资本家小姐安杰,嫁给江德福以后,得到了很多实惠。
例如他们家人以前出门都低着头走路,被邻居指指点点,好像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
江德福做了安家的女婿以后,他们走路昂首挺胸,再也不用怕别人说三道四了。
特别是后来江德福还帮助安泰和安欣的孩子们都安排了去当兵。
要知道当兵是当时年轻人很好的出路,像他们家的出身,一般是当不了的。
江德福给安杰的侄子和外甥都安排好了工作,前妻的儿子江昌义也如愿所偿,甚至老家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艳凤都被安排进了供销社,可是为什么他就没给自己的小儿子江卫民安排呢?
以至于江卫民后来留在了农村,娶了当地的媳妇,后来赶上下岗热潮下岗了,不得已带着老婆孩子奔江德福和安杰来了,直接啃老。
和江卫民双胞胎的亚菲,没考上大学,就被江德福安排进了军队,后来都混成了军队干部,小日子过得潇潇洒洒。
按理说能安排亚菲,就能安排江卫民呀!为啥最后就漏掉了小儿子呢?
1
手心手背都是肉,江卫民也是江德福的孩子,他能安排其他孩子和亲戚,江卫民当然也不例外,也能安排。
只是当时江卫民在家里没有存在感,两个哥哥都那么优秀,敢作敢当一副好男儿的形象。
而江卫民做事畏畏缩缩,不大气,都不如双胞胎亚菲这个女孩做事麻利,雷厉风行。
所以他在家总是找不到存在感,总是被家人忽略的那个孩子。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人都想刷存在感,何况当时江卫民还是个孩子!
他没有哥哥优秀,没有妹妹惹人怜爱。
而当时江德福能安排的就是在他们居住的岛上当兵,可是江卫民已经在家里呆够了,他想出去闯闯外面的世界。
所以和他双胞胎的亚菲在岛上当兵了,而他回了老家。
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是现实也很残酷。
多年以后回家啃老的江卫民也后悔了当初的选择。
人生就是不停地做出选择,关键的几步选择做错了,就有可能影响一辈子。
2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江卫民回了老家,赶上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后来他没跟家里父母商量就擅自做主留在了拖拉机厂工作。
后来就在老家结婚生子,这就意味着他在老家安家落户了。
本来日子过得去。
谁知道90年代的下岗热场又让他赶上了。一没技术二没学历的江卫民和媳妇,没有出路,双双下岗。
人总要活着,总要吃饭。
江卫民携家带口奔父母,名正言顺的啃老来了。
这时候的江德福已经退休,没了权利,江卫民的年龄也已经过了验兵的年龄,时光荏苒,一切都不再是当初。
江卫民看着两个哥哥再威风也只有羡慕的份了,就是再想当兵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毕竟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了。
江德福和安杰不是不帮儿子,而是无能为力,因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3
虽然江德福和安杰已经无法帮助江卫民当兵或者安排工作,嘴上天天喋喋不休,但是行动上还是没停下来的。
安杰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动其他孩子都来筹钱,给江卫民开茶馆。
那个年代能够筹到30万,真的是一个大数字,不简单了。
他们不仅给与经济上的支持,还到处帮助江卫民看房子租房。
尽管都退休了,但是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就是现实社会。
在茶馆开业的那天,江德福和安杰带着一大家子人,还有老丁和德华,王政委一家都来了。
这些可都是当时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的到来就是一场有力的宣传。
看似是开业那天,一家人来捧个人场,热闹热闹,给茶馆热热身,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含义。
这可比花钱做广告效果好的多。
毕竟安杰从小就生活在做生意的资本家家庭里,对于生意场的弯弯道道可以说耳熏目然,比其他人都懂得的。
在江德福和安杰的大力号召下,江卫民的兄妹当时也已经混成了单位的骨干,他们也给予大力支持。
这本来就是个人情社会,有这么多的各单位精英人士支持,再加上有生意头脑的安杰在背后指点,这茶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江德福和安杰也可以说把孩子们都安排地妥妥帖帖了。
尽管江卫民的职业之路有点坎坷,但是最后也算圆满解决。
4
不管是影视剧中还是现实中,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过得幸福美满。
他们也都努力地竭尽全力帮助孩子,让孩子过得好点更好点!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不一样的风景
之前有一个下乡的[得瑟]要不然你家就有问题[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