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甭管何时冲破3000点,咱们随便看几家港股医药股的价格。
(1)S公司:
看业务。主营制药。86%的业务都在大陆。
看资产表。有息负债几乎为0,不需要借钱经营。公司账上现金超过100个亿。相当于手握净现金100亿。至于手上的各种股权,咱保守估计,直接忽略。(金额均为港币,下同)
看成长。历史上公司营收增速10%以上,利润增速20%左右。但随着公司体量增大(年利润从10年前的10亿扩大到60亿),叠加近年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营收和利润增速降到了个位数。
根据分析师一致预期,近年公司增速会反弹到两位数。但咱保守估计,就当还是个位数。
看巴菲特最爱的ROE。公司ROE常年在20%以上。即使近年有所下降,也超过20%。符合好公司标准。
看盈利质量。公司现金流没有问题,正常都超过利润。仅去年有所下滑。
看分红回报。每年稳定分红。分红率有一定波动,但平均在30%以上。具体根据公司业务情况调整分红力度。比如去年增速放缓,就加大了分红力度。
94年公司上市时融资了2亿元。上市至今,现金分红约120亿。
总结:药企,业务主要在国内;手上净现金超过100亿;年均利润60亿,历史增速20%,未来增速预计在大个位数;ROE为20%,分红稳定,持续回报股东。
这样一家医药公司值多少?在美股怎么也得给个15倍市盈率
但在港股仅值700亿。扣除净现金,市盈率仅10倍,股息率高达4%。
后面几家公司相似,我写简短点。
(2)K公司:
主营制药和药品销售。
手上现金44亿。没有长期借款,偶尔有些短期借款,12亿。相当于净现金32亿。
盈利增速和前面的K公司类似。利润历史增速在15~20%。这两年降到大个位数。按照券商一致预测,利润增速会反弹。
ROE也是长期20%以上。
年年分红,分红率稳定在40%。2010年上市时融资了10亿,但上市以来分红了91亿。
总结:药企,账上有净现金32亿;年均利润30~40亿,历史增速20%,未来增速预计在大个位数;ROE超20%;分红稳定,持续回报股东。
这样一家医药公司值多少?在港股仅值300亿,扣除净现金,市盈率仅8倍,股息率高达4.8%。
(3)L公司:
主营制药。
手上现金108亿,长短期借款42亿,相当于净现金66亿。
盈利增速和前面的两家公司类似。年利润20亿左右,历史增速在20%左右。去年增速放缓到个位数。按照券商一致预测,利润增速会反弹。
ROE低一些,在14%左右。
公司近5年加速回报股东,分红率大幅提高到70%。该公司主要在A股融资,上市以来融资了不到20亿,但仅A股的分红就已高达54亿。
且2016年以来停止融资,但分红却在持续增长。现在每年分红15个亿。
总结:净现金66亿,年均利润20亿,增速预计大个位数,ROE为14%,大额分红,加速回报股东。
这样一家医药公司值多少?在港股仅值246亿。扣除净现金,市盈率仅9倍,股息率接近7%。
至于很多朋友关心的药明康德。
不同于前面几家制药类公司,药明属于CXO。
优点是盈利增速快得多。此前几年增速维持在70%+,去年降到20%。
缺点是部分业务在海外,受海外因素影响(即使实际没任何影响)。
目前在港股是13倍PE,股息率2.1%。注意,这是给一只医药成长股的估值。
嗯,以上就是港股部分医药的股价现状。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固然可以说还不够便宜,但真的很难说这些公司贵或合理。
到这其实还有个更关键的问题,以上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光看表面,确实算不上普遍现象。
医药行业比较特殊,很多创新药企早期往往是亏损的,此时连PE都谈不上。特别是在上市环境更加宽松的港股。这不是为港股开脱。美股医药也是如此。
但问题是,我前面提到的这些稳定盈利、报表干净、努力回报股东的医药公司,现在普遍被压到了8~10倍PE,4%~7%的股息率。
而在港股医疗之外,比如港股其他行业,如港股科技股,再比如A股。是否出现了类似低估的现象呢?
答案:是的。
包括很多人瞧不上的小盘股。小盘股里的个别公司确实很垃圾,各种亏损、要死不活甚至坑蒙拐骗。
但也有非常多的公司,各行各业的,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医药股——虽然业务真实、报表干净、盈利稳定、回报股东、甚至增速超群,但也只有十几倍的PE,3%以上的股息率。
因此,站在当下,何时破3000点?或者有可能跌回2600点吗?亦或者区间震荡会持续多久?
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压根就不重要。
A股和港股目前的性价比是确定且肯定的,安心持有就好。特别是在存款利率仅有2%~3%、房价半死不活的当下。
(以上,是年前2600点那天我视频号直播时提到过的观点。很多朋友希望具化到文字,今日特此撰写,供诸位参考)
最后报下格指2.66。原创写作不易,还望多点赞、在看或分享支持一下!
362 严荣康
你文不对题,标题党。[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