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自古是“礼仪之邦”,尤其注重“孝道”,古代又有“事死如事生”之说,因此在老辈人离世后,其子孙多会将老人生前的喜爱之物作为陪葬;到了汉唐时期,“厚葬之风”甚至成了一种攀比,多少人为了“厚葬”,不惜倾家荡产。
真追究起来,“厚葬之风”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以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的平民墓中,陪葬的多是陶器,贵族墓中是玉器;到了商周,陪葬品多是青铜器,之后的唐宋元明清,陪葬金银玉器、丝绸字画等,种类就多了。
总之,不管陪葬品的种类多么丰富,数千年来的“厚葬之风”是越来越严重;说白了,古代“厚葬”也是一种官方礼仪,自然也根据墓主人的身份来规定陪葬品的多寡、等级。如果陪葬品的规格超过了等级规定,那就是“僭越”,罪过可就大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僭越”都有罪,比如湖北的一座古墓,墓室中平均每平米就有173件宝贝。
2001年4月的一天,湖北钟祥长滩镇的大洪村传出消息,说“土夫子”炸开了一座古墓,引起当地恐慌;暂且不说警察负责的治安问题,该消息也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惊恐。
实事求是地说,湖北在历史上地位崇高,历代贵胄的古墓也不少,但没听说“钟祥”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大墓;如今“土夫子”敢明目张胆地用炸药,说明这里可能藏着价值不菲的“国宝文物”,这要是有什么疏漏,其影响可就不单单是“考古”问题了。
省里考古研究所马上组织起一支专业队伍,由专家带队急匆匆赶往“大洪村”;经勘查,考古队在地表就已经发现了盗挖、爆破的痕迹,甚至有几个盗洞深达墓室。
后经上级批准,正式的“保护性发掘”就此展开,此时考古队才发现,这座古墓的整体面积并不大,而且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从面积上来看,这座古墓的等级应该不会太高。
当专家抽干东边墓室中的积水后,31平米的区域内,竟然出现了数量惊人的“奇珍异宝”,有些甚至在之前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出现过;不夸张地说,由于“文物”太多,考古队员们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生怕一脚下去踩坏了“珍宝”。
总的来说,这间31平米的墓室中,竟然出土了各类文物5340余件,平均每平米就有173件“珍宝”,其密集程度可想而知;暂且不说这些文物的历史意义,单单是金砖、金锭,以及各种饰品的黄金量就达200多公斤,白银更是重达400多公斤。
除了金银,还有800多公斤的各种玉石,诸如珍珠、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7000多件(颗);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今的金银都是以“克”为计量单位,这座古墓可好,黄金白银竟然以“公斤”计数,这还没说宝石类的文物。
这里挑几件重要文物当例子,诸如金杯、金碗、金勺、金壶、金臂钏、各色金簪、金宝石腰带等,虽然“价值连城”,但因为数量太多,在这座古墓中反而显得“不起眼”了;单说5件镶嵌有顶级宝石的“金冠顶”,其最大的一颗宝石通高有4.8厘米,直径5.2厘米,重达41.1克。
当然,“宝石”的价值不能只看大小,就见这颗宝石是一枚浅黄色透明宝石,呈八瓣花形,冠顶上又镶嵌八颗红、蓝、绿宝石,整件文物呈三色宝石,色泽瑰丽,精美无比。
更令人惊掉下巴的还是另一件“帽顶”,上面镶着一颗200克拉的椭圆“巨型”宝石,这颗宝石也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最大“无色蓝宝石”。
这里还要着重介绍两块“金锭”。当然,“金锭”在这座古墓中算不上珍贵,但对于考古专家来说,却是意义非凡;这两块“金锭”上均有铭文,其中之一内容为:随驾银作局销捌成色金伍拾两重作头季鼎等,匠人黄闵弟,永乐拾肆年捌月日;另一件铭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捌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
铭文内容说得很清楚,这两块金锭均为永乐年间销铸的50两规格的“金锭”,也是郑和与“南洋”诸国进行贸易的重要证据;如今两块“金锭”出现在这里,是不是说这座古墓是明朝哪位帝王的陵寝?
这么想其实也不为过,墓中陪葬这么多“珍宝”,墓主人无疑身份极为尊崇,按陪葬品规格、价值来看,其身份不亚于帝王;但仔细看,又“明显不是”帝王陵,因为古墓的面积太小了,怎么看也没有“帝王之相”。
要想知道这座古墓是谁的,不能只看文物,还要继续考古发掘,找到“墓志铭”才行。随着发掘的深入,考古队在东、西墓室中均找到了墓志铭,西边墓室中的“墓志铭”上写:大明梁庄王妃圹志文;东边墓志铭以“梁庄王墓” 题头,很明显,这是明代“梁庄王”朱瞻垍的陵墓。
据史料记载,“朱瞻垍”是明仁宗的第九个儿子、明宣宗同父异母的弟弟;实事求是地说,区区一个藩王,墓中陪葬怎么能与帝王相比呢?对此专家也有所解释。
专家推断,“朱瞻垍”是明宣宗的弟弟,两人关系融洽,因此颇得皇帝偏爱;但是,这位“朱瞻垍”英年早逝,又无子嗣继承家业,皇帝深为怜悯,于是特谕“厚葬之”,这才出现了皇帝许可的“僭越”陪葬。
这里还有个问题,前面说了,是土夫子“炸墓”,这才引来了考古队;那么,墓中这么多奇珍异宝,土夫子究竟得手了没有?还真没有。
这倒不是墓中有什么“机关”,主要是因为,修筑墓室之初,匠人从墓道北端的垂直壁面向北凿岩掘进,从而形成隧洞,再在洞内用砖砌成墓室,粘合料是石灰;由于年深日久,再加上土夫子“炸墓”的巨大威力,此时的墓室中堆积了7厘米厚的石灰层。
600年后,原本的葬具和随葬品也已经发生了位置下陷,如今还要低于地下水位;有水就会生成淤泥层,随后不仅掩盖了各种陪葬品,还在整个墓室中形成了3米深的积水。
土夫子“炸墓”,虽然深达墓室,但墓室中先有3米深的积水,又有3至10厘米厚的淤泥,这些无意间就成了墓中珍宝的“保护层”;也正是有了这些“天然保护”,土夫子最终无法如愿。
加个腊肠
按理说没有被盗过,顶上宝石不应有缺失
应该给专家加鸡腿[点赞]
差点就被盗,万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