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泻青丸,清肝泻火!

佳钰随心养护 2024-11-15 15:38:50

泻青丸,出自北宋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又名“泻肝丸”“凉肝丸”。

泻青丸中“青”字指的是肝,《黄帝内经》:“东方色青,入通于肝。”青色,在五行理论中,代表着木,而木又与肝相应。由此可知,泻青丸是针对肝火旺的一首清肝泻火的方药。

组成:当归、川芎、山栀子、大黄、羌活、防风、龙胆草。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泻青丸原治“肝热抽搐,脉洪实”,现多用治肝有郁结,肝火旺盛之症。

泻青丸治疗肝火旺盛有哪些表现呢?

1、肝火上冲头面

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苦口臭,头痛头晕怒则加重,口干舌燥,眼鼻干燥,耳聋耳鸣,头面烦热等。

2,火热内扰,心神不安

肝藏魂,在志为怒,肝火旺则魂不守舍,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夜卧不宁,易惊不安。

3、火郁于肝,热盛津伤

火郁于肝,热盛津伤,故大便秘结,胸胁胀痛,小便赤涩。

4、经脉拘急

肝主筋,肝经郁火,经脉拘急,故见急惊及手足抽搐。

泻青丸:清泻肝火

龙胆草

大苦大寒,归经于肝,直泻肝火。

龙胆草

大黄、栀子

泻肝胆实火,导热下行,从大、小便分消。

羌活、防风

性辛散,《素问》“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羌、防走表,祛风邪,散肝火,畅肝木条达之性,有“火郁发之”之用。

大黄

当归、川芎

养肝血以防火热伤及肝血,使泻肝而不致伤肝。

栀子

该方大黄导热从大便而出,栀子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去,羌活、防风辛散走表,散肝火于处,使肝郁之火,由三路分消散解而去,可谓多管齐下,药专力宏,较之单一苦寒直折之法,更易取效。

作汤剂使用,便秘大黄宜后下,羌活、防风药量宜轻,当归、川芎无须重用。

以上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我是鲁人郎中,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收藏!

1 阅读:10
佳钰随心养护

佳钰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