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 7 月,在苏联红军大规模反击的强大压力下,德军被迫撤退至爱沙尼亚的坦宁堡防线。然而,苏军的攻势愈发凶猛,德军统帅部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撤离坦宁堡,只能派遣少量精锐部队负责殿后。
承担此次掩护重任的正是声名远扬的武装党卫军第 11 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其成员主要来自挪威与丹麦的自由军团老兵。虽为外籍军团,但战斗力与维京师不相上下,单兵作战能力在党卫军中堪称一流,属于王牌精锐之师。
北欧师创立于 1943 年,早期只是德军的预备队,武器装备不佳,战斗力处于二流水平,兵力约 6000 余人。主要任务是清剿后方的游击队,多数时间在克罗地亚与铁托游击队交锋。 历经长期战火的磨炼,北欧师逐渐成长为骁勇善战的部队。该师于 1943 年末被调往东线战场,长期在山区与游击队作战,作战模式与正规部队截然不同。他们将部队划分为多个 3 至 5 人的战斗小组,频繁突入苏军防线后方,采取夜袭、暗杀、爆破、破坏通讯设施等战术,令苏军苦不堪言。 鉴于北欧师的出色表现,1944 年 2 月,其正式扩编为装甲掷弹兵师,配备了众多坦克、突击炮歼击车、重型火炮等新型装备,兵力骤增至 1.2 万人,晋升为德军一线作战部队。
1944 年 7 月,德军的坦宁堡防线遭受苏联红军大规模进攻,北欧师的防御阵地处于坦宁堡防线正面。在一阵猛烈炮火的洗礼后,苏军 T34 坦克集群如潮水般涌来,北欧师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展开层层阻击。 他们巧妙运用 88 毫米高射炮,对苏军 T34 实施远距离精准射击,在 2 千米外就连连击毁苏军坦克。
在北欧师的二道防线,部署了 80 多辆突击炮歼击车,当苏军坦克逼近北欧师前沿阵地时,再次遭遇突击炮车的二次打击。苏军的第一轮攻势,就损毁近 200 辆坦克。 负责掩护北欧师侧翼的是由荷兰人组成的尼德兰志愿掷弹兵旅,隶属于武装党卫军第 23 志愿装甲掷弹兵师,这同样是一支精锐部队,其战斗力在党卫军中表现出色,即便面对苏军庞大的装甲集群冲锋,也能镇定自若,成功顶住了苏军的多次进攻,稳固了北欧师的侧翼防线。经过数天的高强度作战,北欧师顽强的战斗力为德军主力部队的撤退争取了宝贵时间。但此时,北欧师的弹药储备已所剩无几。7 月 23 日,北欧师指挥官下令向右翼的尼德兰掷弹兵旅靠拢,准备突围。
此时的苏军察觉北欧师阵地上的抵抗逐渐减弱,德军装甲部队已不见踪影。苏军统帅部决定在 7 月 26 日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试图一举歼灭党卫军北欧师,进而解放爱沙尼亚全境。 在此期间,苏军每隔 6 小时就进行一次持续一小时的炮击,连续轰炸了三天三夜。
7 月 26 日凌晨,猛烈炮击过后,苏军 T34 坦克集群再度强势来袭,轻松突破了北欧师的防御阵地。 然而,此时的北欧师与尼德兰旅早已撤退到 30 公里之外。苏军坦克部队紧追不舍,党卫军在苏军的进攻路线上将部队划分为多个战斗群,凭借有利地形实施伏击战术,给冒进的苏军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战斗中,双方一直处于追击与撤退的状态。北欧师与尼德兰旅在撤退途中大量杀伤苏军部队,让苏联统帅部大为震惊。坦宁堡战役最终在 8 月末彻底结束,苏联红军声势浩大的大反攻也于 1944 年 9 月停止。 苏军的穷追猛打战术,在战损比例上得不偿失,德军采用的弹性战略撤退,消耗了苏军高达 50 万兵力的有生力量,其阵亡总人数远超德军三倍。
时间来到 1945 年,战争局势已定,希特勒东西两线作战的错误决策将第三帝国推向无尽深渊。此时的北欧师经过长期高强度作战,兵力损失殆尽,仅剩下约 1500 人的一个团编制。他们驻守在柏林国会大厦,与苏联红军激烈交战三天,最终全体阵亡,却消耗了苏军近万人的进攻部队,完成了军人的使命。
真的好汉。
武装党卫队是最恰当的译法。党卫军是中文简捷联想译法,武装党卫军不恰当。
真男人,铁血军人[点赞][点赞]
1:50的战损比,苏联人“真”牛比[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从苏联自己拍的电影电视就知道苏联打仗从来都不是靠精兵。
真正的强军
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往往都是那个时代最强者[点赞]
苏军就是靠群殴[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