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底是在逃避中寻找写作的可能,还是在写作中杜绝逃避的可能
静不下心来写文章了,不知道内心的抵触为什么会这么强烈。到现在为止还想拖到晚上再写,甚至有种不想写的冲动!
不过好在今非昔比了,用词是否有些不恰当?其实想表达的是如今的自控力比之前强了不少的意思。以前是在逃避中寻找写作的可能,现在是在写作中杜绝逃避的可能!
这是从新手小白进阶熟手的过程,但熟手也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并非是就此可以高枕无忧的结果!尤其是处在这种对当前处境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以及对未来遥远的真切感受中,让自己备感煎熬!
明明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但却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因为人性的陋习会让我们失去长远的眼光,会让我们为了眼前的苟且而不顾一切!
其实小编也一直在衡量,到底是坚持重要?还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重要!站在理性角度来看,后者更为重要!但如果我们正在努力中,或许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打个比方,如果给没有训练基础的人设定一百个俯卧撑的目标,那么他很难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因为在他做到第五十个时或许就有了放弃的念头了,而带着这种情绪还能做多少个?十个?二十个?或许经过这样的煎熬,最终会导致他从此放弃做俯卧撑!
而这就是人性使然,就如莫泊桑曾说过:“生活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糟,人的脆弱与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一句话就能让自己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
二,要学会苦中作乐,找到坚持与放弃的边缘地带,先保证自己能够做下去
其实我们都清楚人性的弹性还是比较大的,关键在于运用策略让自己潜移默化的自发改变。这也是小编这些年一点点反复改变的心得,就像对在上小学的儿子的一些要求,让他自己决定在什么时间去完成,每天一个俯卧撑,十个仰卧起坐与十秒钟的吊单杠!
其实做完这些运动不会超过两分钟,甚至一分钟就能完成!我对儿子的要求算是每天的最低保证,你可以只完成这点任务,也可以试着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略微增加一点任务量,全凭自愿,所以儿子对此也没有任何抵触!
至于将来他能做到哪一步,真的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因为小编想要锻炼的只是他的做事态度,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将受益终身!
其实小编目前也是在遵循这种做事态度,让自己始终处在可以接受的痛苦边缘。既不过度透支自己的忍耐极限,也不给自己放纵的机会!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放纵的机会,其实在我们完成每天设定的任务后,是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用来奖励自己的!因为坚持真的很没好处,它是那种不见到效果,哪怕坚持了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有回报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找到坚持与放弃的边缘地带,先保证自己能够做下去,再去考虑做好的事情!小编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起初所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字数也就四五百字,而且写完一篇下一篇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问世!
但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想做到坚持着做,再到最后成为爱好自动做的过程!虽然道理就是这,但知道与做到之间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三,利用外部控制,会引发更多的人寻求捷径
小编于此也走了不少弯路,由知道到做到这一步,看似隔着一层窗户纸,但没有一定的煎熬过程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捅不破的!如果严格来说,小编到目前也不算完全捅破这层窗户纸!
因为小编并没有因为捅破这层窗户纸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只能说自己还差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的远近由自己付出的程度所决定,有可能会如望山跑马,也有可能之差临门一脚!
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对所做之事的价值衡量,因为根据人类喜好群居生活的习性,大多数人都会被所谓的集体价值观,不断均衡个人的主观意识。
有时甚至会让我们分不清到底是先看到好的结果才去坚持?还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好的结果?其实答案就在我们心中,只是我们习惯了掩耳盗铃,以为自己可以骗尽所有人。
其实我们不过是那遇到危险就把头藏进洞里的鸵鸟,或许会减轻一些心理负担,但正如我们知道针扎在自己身上很疼一样,而当我们真的被针扎的时候,并不会因为我们事先知道很疼而减少一丝一毫的痛苦!
但有句话说的很好:“其实痛苦也是一种清醒的过程。”是啊,只有跌倒了,摔疼了,我们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就像郭德纲讲得那个笑话:“一个一辈子没有跟人斗过气的大爷,突然有一天跟别人吵了一架就驾鹤西去了!”
这个故事虽然很抽象,但却蕴含着人生道路的意义,一路坦途未必是好事,就像一把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宝剑,即使拥有完美的外观,也只是金玉其表。
我们要明白宝剑不是用来看得,我们用宝剑是为了给自己所做的事情增加助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一把经不起击打的宝剑是无法承载任何希望的,而如何造就出一把绝世宝剑,就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锤炼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感受不到宝剑的感受,但对于宝剑本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而打造的宝剑何其之多,只是最后能够符合标准的宝剑少之又少!
这里面确实有我们看不见的规则,但规则是一视同仁的,最终的选择权一直都在我们手里。就如生活不会询问我们需要什么一样,因为它只会为我们提供选择!
并非是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我们很难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如我们刷手机玩游戏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看书学习一个小时就跟度秒如年似的,这是因为前者是顺应“不进则退的趋势”,后者则是逆趋势,而逆趋势这东西基本上很难让人太舒服!
所以说利用外部控制,就会引发更多的人寻求捷径。我们需要更变控制点,运用策略让自己从外控者转变为内控者,把外部因素的诱惑,转移到内部行为的选择上!
我们能不能获得进步、增长自己的能力,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主动做出策略性行为的选择,来抵制舒适带来的诱惑!
其实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有没有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尤其是所谓的勇气,并不是毫无畏惧,而是明知害怕也要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