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甘心,哪怕是从头开始也要继续走下去
最近看的指导写作的书,作者有一段时间与当下小编的写作状态几乎雷同。也不是不能写作,就是无法静下心来,在写作之前总是想要找点什么事,好转移写作的念头。真的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不论从哪个方面,自己非常清楚,写作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改变,以及创造出多少价值。
但内心的阻力就像是写作创造出的价值在天平上另一端的砝码,极力的想要保持内心阻力砝码的绝对优势。而对写作价值的追求与感悟会时不时的倾斜自己这边,但却无法保持绝对的优势,会经常性的被内心阻力一端碾压。
尤其是小编当前的状态,因之前连续一年多的不间断写作,让正向思维成绝对碾压性的超越了人性使然。那种对自身绝对掌控的感觉,让自己拥有了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的强大自信心。
或许是因为自己坚持的太过容易,超出了上天对每个人的预期指标,所以给自己横加了一条鸿沟。对于这条鸿沟,自己理解的还是比较透彻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之前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到跨越过这条鸿沟的桥梁。
内心明明知道这条鸿沟自己是有能力跨越过去的,但奈何就是只能在鸿沟这一端左右徘徊。尝试曾经走过的路,路的宽窄与长短并没有变,但走着走着就怎么也走不下去了。但自己也不甘心,哪怕是从头开始也要继续走下去。
但内心的阻力似乎是因为之前被压制的太狠,非常害怕再被关进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于是拼了命的给自己使绊子,一次次的无所不用的让自己向内心的阻力妥协。
各种贴合心意的理由,让自己有种不接受就是对不起自己的错觉。甚至各种破罐破摔的念头蜂拥而至,就好比昨天本来计划晚上8点多就开始写作,大概11点左右就能完成写作,但不知道怎么的,在打开手机的同时,不停的浏览着各种转移注意力的内容,内心一直在说服自己,看完这一点就开始写作,但直到9点半自己都没能敲出一个字,于是内心的阻力赶紧各种补刀,这么晚了自己肯定写不完了,尤其是超过10点大脑就开始迷糊了,肯定也写不出什么好内容了,与其干耗时间去做完不成的事情,不如当自己一马,随心所欲去吧!
二,正在为之前一年碾压性胜过人性使然的行为买单
终于内心的阻力成功拿下高地,插上了它的战旗,宣告本就弱小的潜意识的失败已成既定事实,好吧,再也没有了任何阻碍,似乎是要报复好不容易拿下的高地,非常没有节制的刷手机到深夜12点多才不甘的睡去。
就像如今自己的状态,也正在为之前一年碾压性胜过人性使然的行为买单,终于再次让人性使然拥有了重回巅峰的机会,而人性使然的上位,真的没有让人性失望,它就如好不容易挣脱牢笼的猛兽,疯狂的撕咬着曾经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猎物。
即便内心的理性不断的告诉自己可以控制住人性这头好不容易逃出牢笼的猛兽,但这种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楚。就跟什么都没有说一样,再精确一点的说,自己明明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但却依然做出错误的选择。
一直在寻找再次突破人性的方法,但人性就如惊弓之鸟,宁可错过不可放过任何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事情,绝不给自己一点有可能压制人性的机会。其实很多人早就把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莫泊桑就曾说过:“生活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糟,人的脆弱与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一句话就能让自己泪流满面。有时,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
这也确实是我们的真实写照,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体会这两种感受,而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自己是能够做到一些事情的,只是为什么没能坚持下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觉得自己还有时间!
三,只要是存在之物皆有与之对应的存在,包括我们的所作所为
如果我们只是自顾自的埋头做自己的事情,确实会忽略时间的流逝,我们看电影刷手机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学习健身却感觉水深火热倍感煎熬。这是因为前者是符合人性的,后者是反自然的,而自然规律是熵增的趋势。
不是说顺其自然不好,而是这个世界也不会让所有人都顺其自然,毕竟想要人类世界尽可能的长久发展下去,那么就要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就像凡是剧毒之物皆有其伴生的解毒之物。再简单一点的说就是正如这个世界有白昼,就有黑夜,有男人,也有女人,似乎万事万物皆有其对应之物。
所以说根据万物存在的规律,不会只让其一种可能存在,只要是存在之物皆有与之对应的存在。包括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能做到一些事情,也会有一些做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以及规避自己很难做到的事情!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我们有所作为的最大阻力就是让一切行动只停留在想象之中。尤其是人性的想象力会偏向人性本身,就像我们但凡有所做不到之事,首先否定的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想要做到的事情。
如果我们让这样的思维束缚住自己,那么我们很难跨越横在面前的这条鸿沟。尤其是很多人把想要跨越鸿沟的注意力都放在寻找桥梁的功夫上,苦苦追寻一座完整通往对岸的桥梁。
如果我们抱着这种心态去做事情,那么我们永远找不到这座桥梁。因为通往对岸的桥梁是我们一步步搭建出来的,而搭建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筛选。因为对岸的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它无法满足所有人,就如无法让所有参加奥运比赛的人都获得第一名一样。
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促使人类稳步发展的基础。很多人觉得这里面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比如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出生则是骡马,这又是何种公平?
诚然,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与立场,同样的一件事,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就如一本书中各个领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道说:是人间;佛说:是六道之一;上帝说: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是存在;历史说:是时间的积累。”
如此这般,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是正确的,但往往真相只有一个。那么到底哪个才对这个世界的诠释?这就像我们在灯光下从不同角度看一个圆柱体的投影,有的角度映射出来的是一个圆形,而有的角度却是一个长方形,每个角度看到的都是真实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那么到底哪个才是这件事物的真实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