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运转下去的规则,也是人类能够不断向上生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心一直在博弈,到底要不要现在写作,因为好久没有这么早写作了,所以抵触情绪异常强烈,有种莫名难受的感觉,应该是对人性抗拒的原因,用了很大的精力在压制人性的反抗。但这种状态非常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性反败为胜。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感受,正是因为知道坚持写作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用单纯的意志力去抗衡人性使然。但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无法依靠单纯的意志力把写作坚持到底,尤其是这些年的坚持让自己对此深有体会。
因为不论我们坚持任何事,都需要一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想到与想不到的阻力,尤其是会有那种对当前处境的清晰认识,以及对未来遥远的真切感受,让我们难以为继。
想要渡过这道关口,只要临门那三脚能踢开横在我们面前的那道壁垒,一切就会豁然开朗。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但至少我们扒上了井沿儿,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不会再受困于井底的那片天。
但我们的努力,就像大浪淘沙一样,需要一个筛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筛选,让沙子与金子的价值相当,那么它们的存在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就像一场奥运比赛,让所有参加比赛的人都获得第一名,那么这场比赛的意义又是什么?以及参赛人员的努力与不努力的区别又是什么?如果没有任何区别,那么为什么还要自己为难自己去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操心,因为这是这个世界运转下去的规则,也是人类能够不断向上生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用考虑是谁制定了这种规则,我们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因为就像我们小说里的人物,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只是存在于小说之中,并且会被我们以上帝视角所观看。
即使小说里的人物知道自己存在于小说里又能怎样?他就是因小说而生,也会被限制于小说中,他根本无法跳出小说外单独存在,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在自己的小说里过好自己的一生。
二,没有集中分配制度,这个世界的乱象会让所有人都难以生存
有点跑题了,赶紧回来吧!我们该如何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为什么要建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因为这是这个世界生存的规则,你不去建立自己的领地,那么就只能依附于别人,而别人为什么允许你依附,那是因为你能够给他带来一定的价值。
而我们给别人领地提供的价值,一定会远远高于别人所支付给自己的报酬。不公平吗?这要看我们从那种角度来看了,站在微观视角看待这个问题,他就是不公平的体现。而站在宏观层面上分析,如果没有这种集中分配制度,这个世界的乱象会让所有人都难以生存。
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些规矩当下我们很难理解,就如我们对自己上司或领导的看法,总觉得他们不近人情,只顾自身利益,从不考虑下面人的生死,其实这是狭义思维,自古以来都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没有达到那个位置很难理解在那个位置的意义。
相信但凡在其位者都会对曾经的看法嗤之以鼻,因为就如一个公司的老板,他考虑的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就像下象棋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弃车保帅,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翻盘的机会,确实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是那个被弃的车?
这个并没有什么针对性,只是我们在不恰当的时候,遇上了恰当的时机,从另一个层面看有时候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有可能是我们绝地反击的机会。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就拿最近比较火热的东方甄选,俞敏洪就做出了弃车保帅的对策。虽然结果不理想,但小编觉得俞敏洪的选择没有问题。
毕竟一个是跟着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铁杆下属,一个是新晋员工,哪怕他再有才,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俞敏洪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他必须要做出当下的选择。很多人觉得这是俞敏洪自作自受的结果,但小编反而觉得俞敏洪是个有担当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跟着自己的兄弟们安心踏实的跟着自己继续打江山。
或许有些内幕我们并不清楚,但站在宏观角度来看,俞敏洪的选择并没有错,如果非要论出个对错,那么错就错在看热闹的身上。有些人就是看热闹不闲事儿大,这不是身份与地位高低的问题,而是只要不脱离人性就无法杜绝的事。
三,我们在黑暗之中待久了,会分不清睁开眼睛与闭上眼睛的区别
其实心里很清楚今天的写作表现,但有些事还是保留意见比较好,不是什么都摆在桌面上就算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因为我们越是想要做一个这样的人,越是会偏离轨道,这不是我们想与不想的问题,而是就像是在铺设的的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一样,一切都是既定的安排。
不论是俞敏洪这样的商业大佬,还是和我们一样的普罗大众,都是在自己既定的轨道上行驶。不同的是有些人是开车的,可以决定去哪里,在哪里停车,而有些人却是坐车的,既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会在哪停车。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都不清楚。”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当前人生的何种展现。
开车的人,也是曾经坐车的人,很多人觉得这之间有道难以逾越的沟壑,但却有很多人一次次的打破了我们的这种认知。也只有当我打破这种认知壁垒后,才能真正明白所有的限制都来自我们自己。正如尼采所说:“任何限制,都是从自己内心开始的!”在我们有所得之前,很难体会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因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真理!
还是回到开头说的内容,我们想要坚持做成一件事情,意志力只是助推剂,而助推剂总有用完的时候,当意志力无法支撑我们前行时,我们能依靠的只有心中对所做之事生出的那一丝光亮,循着这一丝光亮,冲破被束缚与黑暗的阶段。
植物尚且懂的向阳而生,做为高级动物的我们更应该明白向阳而生的重要意义。黑暗会蒙蔽我的双眼,但它不会长久,之所以有人一直看不到光亮,那是因为我们在黑暗之中久了,已经分不清睁开眼睛与闭上眼睛的区别。大多数人都是对黑暗的妥协,而变得不愿再费劲睁开双眼,因为我们被一时睁开双眼与闭上双眼的无差别所禁锢,不再相信自己能够看到任何光亮。
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睁开双眼,勇于去承受所面对的一切,正如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些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尤其是所谓的勇气,并不是毫无畏惧,而是明知害怕也要勇敢前行。
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做的决定是理性的,但理性能做到的只是把做决定的各个因子罗列出来,而真正给每一个决策因素加上权重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主导我们决策机制背后的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