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交陷停运危机:背后的民生隐忧与良心坚守

月下独酌人 2024-12-21 10:49:54

公交停运现象频现,资金短缺是核心症结

倘若你所在的城市公交车全体停运,那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千万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去年河北保定便遭遇了大面积的公交停运状况。火车站前,人们苦苦等候却不见车影;打工人心急如焚,却因无车可乘而难以按时奔赴岗位;村民们想要进城,也只能望而却步。原本只需20分钟的车程,如今或许要苦苦等待一两个小时之久。

实际上,公交车停运现象在近两年已屡见不鲜。像之前河南商丘公交就因运营资金匮乏,决然地发布了停运公告;陕西蒲城、安徽阜阳、湖南耒阳等地也先后出现了相同的状况。这无疑使人们内心充满担忧,不禁揣测下一个面临公交停运危机的城市会不会就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呢?一座城市的公共交通究竟为何会陷入停运的僵局?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好好的公交车为何会突然停运呢?当时保定方面给出的回应是,自2020年以来,公交运营收入尚不足正常经营成本的30%,同时原本正在服役的纯电动公交车由于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备安全运营的条件,无奈只能全部退出运营序列。商丘、阜阳、蒲城等地的情况也如出一辙,皆是因运营资金匮乏而被迫停运。

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没钱”二字。可为何会资金短缺至此呢?主要原因在于公交车运营非但难以盈利,反而亏损严重,其亏损程度超乎想象。以北京来说,在2020年,北京公交于购置车辆、日常运营以及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开支,累计起来竟高达186亿之巨。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票务和广告这两大板块。2020年期间,北京公交的客运数量达到了20.6亿人次的规模,在这些乘客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享受免费乘车待遇的老年人。如此一来,仅凭那单一的、每次两元的车票售卖所得,想要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成本开销,简直是天方夜谭。可能有人会心生疑问,不是还有公交车车身广告这一收入途径吗?

实际上在北京公交车上投放广告,费用约为每月6500元。2020年,北京公交车的车身广告总收入仅为4亿。由此可见,无论是客票票务收入还是车身广告收入,相较于公交运营的庞大成本而言,都不过是杯水车薪。若说难以填补的运营成本是公交车所面临的首要难题,那么客流量的日益流失则是其面临的第二大困境。自2015年之后,全国公共汽电车的客运量便开始逐年递减。2018年,全国公共电汽车的客运量尚有697亿人次,然而到了2021年,却骤降至489.16亿人次。

公交客流量下降:多种因素交织

为何乘坐公交车的人数会越来越少呢?除了网约车、地铁线路以及共享单车的日益普及之外,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使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也是重要原因。不过公交车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那便是其行驶速度实在太过缓慢。不知大家在乘坐公交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身旁的电动车风驰电掣般掠过,内心甚至会产生一种想要下车去推公交一把的冲动。但在过去可不是这样的,在10年前,那可是各路公交车竞相竞速的时代,其中武汉公交尤为突出。

曾有这样一则段子流传甚广:最关心你能否准点上班的,不一定是你的老板,反倒极有可能是武汉的公交司机,在早高峰时段,他们甚至能将公交车开出F1赛车的感觉。然而这种飞快的速度却也引发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同时给乘客带来了糟糕的乘车体验。于是在痛定思痛之后,众多城市纷纷开始对公交运营秩序进行整治与优化,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实施限速措施。

曾经风驰电掣的武汉521路公交车,自2012年起便在车内安装了 GPS 进行实时定位,将路口时速严格控制在30公里每小时,并且每月都会对司机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式是在驾驶台上放置装满水的一次性塑料杯,要求司机在30公里的行驶过程中确保杯中水不溅出一滴。不仅如此,多个城市的公交还陆续推行了礼让斑马线的操作规范,率先垂范,主动礼让行人通过。

公交速度变慢了,而我们的生活节奏却愈发加快,于是公交车逐渐沦为许多人退而求其次的出行选择。也正因如此,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公交车的乘坐体验相较于以往确实有了明显改善,毕竟乘客数量减少了。但实际上,无论客流量是多是少,我们是否选择乘坐公交,由于其票价低廉的特性,都根本无法改变公交票务收入难以维持自身运营的现实。可以说公交能够存续至今,全然仰仗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公交运营的重要支撑

各地公交的财政补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国家的新能源车补助,一台车长在8至10米的新能源公交车,只要每年运营里程不低于3万公里,便可获得每年6万元的补助。不过该项补助仅持续至2019年便戛然而止。财政部对此的回应是,城市公交属于地方财政范畴,相关权益与支出责任均由地方自行承担。这也就意味着,自2019年之后,当地公交车能否正常运营便全然压在了地方财政的肩头。

地方财政补贴则是第二种类型。例如,2021年大连公交整体营收为5.73亿,然而全年成本却高达21亿,大连市政府为此补贴了16亿。像大连这般的大城市,或许凭借雄厚的财政实力能够为公交运营提供足够的补贴,从而确保公交车的正常运转。但对于众多小城市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此前发生停运事件的城市基本都是二三线城市。那么,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公交车为何不提高票价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外公交车的票价情况,纽约公交起步价为2.75美元,巴黎公交起步价为1.8欧元,韩国公交则是上车刷卡,下车依据里程数付费。而在中国,一线城市广州开行40公里的公交车票价仅为5元。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的票价都在1至3元之间。

前文提及因运营资金不足而被迫停运的商丘,早在2018年便将市区票价从2元下调至1元,并且直至发布停运消息之时,商丘也未曾上调过一分钱票价。而在这从不涨价的公交车票背后,却是公交路线数量的飞速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已达7.8万条,较上一年末新增2300条。这着实令人费解,明明公交车连年亏损,为何公交路线还在持续增加呢?这些新增线路究竟分布在何处呢?为何会有如此 “傻” 的公司愿意从事这种越干越亏的业务呢?

公交背后的民生担当:社会公平的坚守

其实在中国,公交车从来就不是一门单纯的生意,它是一种社会担当,是面向中低收入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出行公平的良心体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美观舒适的私家车、便捷高效的地铁、方便易用的网约车以及低碳环保的共享单车。可在这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存在一些未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群体。

他们或许是为国家奉献了半生心血的老人,或许是出行本就存在诸多不便的残障人士。他们可能对网约车的使用方法一无所知、也不清楚如何乘坐地铁,还有一些物质条件一般的老百姓,一次网约车的费用可能就相当于他们一周的生活开销。

而那一辆几十年来几乎未曾改变模样的公交车,却能慢悠悠地将他们安全送达家中,这恰恰满足了他们对于出行的基本需求。他们对于公平出行所享有的权利,无疑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密切的关注。在公交车那沉重的财政压力表象之下,实际上所蕴含的是对社会公平原则的坚定守护与切实彰显。那仅需1元或2元便能带你走遍全城的公交背后,蕴藏着的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民生良心。

文本来源@楠哥有财气 的视频内容

2 阅读:1170
评论列表
  • 2024-12-21 12:22

    交给民营,市场化收费提高价格就行了

  • 2024-12-22 12:33

    车辆改装,做原线路客货运输。带货业务可以弥补客流量的减少。

  • 2024-12-22 03:24

    无序的发展,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 2024-12-22 05:49

    要啥公交车。共享电动车人手一台

  • 2024-12-22 09:50

    车票提价,司机降薪,在穷不能穷承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