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桅杆之迷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9-05 00:02:50

这座名叫“陈家桅杆”的建筑群却是川西民居的代表建筑,堪称“川西民居大观园”。

陈家桅杆坐落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八年完工,其所有者为咸丰年间翰林院士陈宗典及其子陈登俊。整个建筑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36平方米。共计大小12个院。其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颇具清代建筑特色。院内建筑为穿逗木结构,门前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整个“陈家桅杆”的院内建筑共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位于院落正中的三重住宅,包括前厅、二厅、正宅三重大院;第二组是位于院落西侧的小花厅,前有“翠柏山房”作为书房,后有忠孝祠用于祭祀先祖;第三组是位于院落东侧的大花厅,其精美大气的外形为整个院落之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大花厅中的水池,碧波荡漾,粉荷凌波;池中石山,高度不过七尺,宽度不足一丈,可山上竟配置有青城山的全景,宫观殿廊、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陈家桅杆”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单从名字来说,桅杆本来是沿海船只用来挂帆所用,这在地处内陆盆地的川西百姓来说是很少见到的。更不用说将桅杆作为民居前庭的建筑。有人推测,陈家门前竖起所谓“双斗桅杆”,乃是象征京城皇宫广场上常见的华表。

陈氏父老子不知何故卸官归田,造宅隐居,仍不忘京师圣上,立双华表于院落之前,朝夕相对,正是效忠之意。除此以外,陈家的未解之谜还有许多:陈宗典祖籍重庆,为什么本应“落叶归根”的他却选择来四川温江定居?究竟是什么样的能工巧匠将川西风情与民居文化相结合,设计出这样精美的院落?陈家桅杆所用的巨大木料是从什么地方运来的?陈家顿杆前照壁上,残缺的八个雕刻精细的人物究竟象征什么?这数不清的“陈家桅杆”之谜还有待后人继续挖掘、探索。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