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之中日军的“先进”武器,是日军飞机于战斗中肆意出现在天空狂轰滥炸;其次就会想到日军的坦克(日本称之为战车)。对于反坦克武器不足的中国军队,披坚执锐的坦克是日军可以横行的关键之一。

“九一八”事变的当夜,日军即出动了一些装甲车参加战斗。事变之后的3个月里,日军依旧只是在部分地方的战斗里使用了装甲车,并没有投入坦克部队进入中国战场。

法国雷诺FT型坦克
到1931年年底,日军发现以其现有兵力攻占东北军驻守的锦州有压力,于是在增兵的同时,组建了投入中国战场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临时派遣第一战车队”(队长百武俊吉中尉,于是该部队又称“百武战车队”)。让人唏嘘的是,该部队配备的6辆坦克,其中竟有5辆是“九一八”事变之中缴获的东北军“雷诺”FT型坦克(从法国进口)。“不抵抗”政策带来的恶果可见一斑。

日军雷诺坦克
“临时派遣第一战车队”转战锦州、哈尔滨等地,战史里没有坦克被中国军队彻底摧毁的记录。中方记录里有哈尔滨保卫战时“用平射炮击毁日军坦克两辆”的战绩。但是,日军记录和当时举行哈尔滨入城式的历史照片上,仍可以看到6辆日军坦克。

英国维克斯.卡登.劳埃德坦克
史料有明确记录日军坦克被中国军队击毁的战例,发生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之中。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开始阶段,日军驻上海陆战队拥有一种被其称为“机枪车”的“维克斯.卡登.劳埃德”超轻型机枪坦克(从英国进口),只有1.5吨重,装甲厚度仅6~9毫米。日军海军陆战队的战斗详报在战争末期提到了“机枪车”参战的记录,从日方记录,唯被投入淞护战场的是重见伊三雄大尉担任中队长的独立战车第2中队,又称“重见战车队”。该中队配备了从法国进口的“雷诺NC”式轻型坦克10辆、日本自制的“八九”式轻型坦克5辆,于1932年2月10日从日本本土出发。2月14日晚上22时其到达上海附近海面,但其受到了吴淞炮台的威胁,2月16日才登陆成功。

日军八九式坦克
2月18日,独立战车第2中队的坦克完成了车辆整备,开始进行战前侦察。2月19日,该中队被一分为三,分别配属给三支步兵部队。第1、2小队(合计“八九”式轻型坦克5辆)被配属给步兵第7联队第2大队;第3小队(“雷诺NC”式轻型坦克5辆)被配属给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第4小队(“雷诺NC”式轻型坦克4辆)被配属给步兵第7联队第1大队。步兵第7联队被配属了独立战车第2中队三个小队的9辆坦克,可见日军第9师团对步兵第7联队的重视程度。但这些坦克加入行列后,没有使步兵第7联队获取多少战绩。联队长林大八大佐在后面的战斗中也被击毙。而配属了两个小队、5辆“八九”式轻型坦克的步兵第7联队第2大队在战斗之中被击溃,丧失了编制,该大队的大队长空闲升少佐也被中国军队俘虏。

日军坦克在上海
1932年2月20日,独立战车第2中队开始参加战斗,随即就有坦克被记载到中国军队的战绩簿上。当晚,十九路军发出了捷报——抬头是“发各省政府各地电报局,转各报馆团体钧鉴”,其中第一条捷报是“(一)今晨十时左右,敌军以坦克车十余辆当前,后随敌步兵千余,向我闸北八字桥阵地进攻,我军初伏战壕内,不动声色,候敌行将近,即施放地雷,当炸毁敌坦克车两部,余敌溃退。”

十九路军
次日(2月21日)的《大公报》略微改动文字,发出了这条捷报:[上海二十日下午六时发专电】……晨十时左右,敌以坦克车十余辆,前后随步兵千余,向我闸北阵地进攻;我军初伏战壕内不动声色,俟敌将近,放地雷,炸毁坦克二,余敌溃退”。

解放军缴获日军八九式坦克
身在上海的著名记者邹韬奋,后来在《生活》周刊上也详细报道了这次战斗:
上午七时起,先以大炮向该处我军防地轰击,但我军伏处战壕,不动声色,日兵乃于九时许以坦克车十余辆,步兵二千余名,向八字桥进攻,我军即以机关枪射击,追击炮随之,敌军仍用坦克军猛烈进冲,我军乃抛掷手榴弹,同时敌方飞机亦在空助战,大炮密发,我军在弹雨之下,奋勇迎击,待坦克车冲入火线时,我军即以手榴弹引发地雷,又炸毁敌坦克车二辆,敌兵死伤枕藉,余亦纷向原路奔逃。

翁照垣
十九路军一五六旅旅长翁照垣后来回忆:“在闸北方面,以八字桥激战最烈,敌用坦克车十余辆掩护步兵千余人冲锋,我以机枪猛射,用手榴弹投向敌人,并施放地雷炸毁敌人的坦克车。”同时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后来也在回忆录文章《忆“一·二八”淞沪抗战》里写道:“闸北敌军千余人和坦克十余辆,因触地雷,死伤枕藉,残余兵士向沈家湾溃逃。”

日本坦克驶入上海
李尔重依托大批史料写成的《新战争与和平》里,则是以艺术化的笔调生动记述了1932年2月20日的这次击毁坦克的战斗:
“闸北方面,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掩护着两千左右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凶猛地冲上来。日本兵冲锋有两个大特点:只要还有喘息的时间,总要向佛爷祈祷,或者把从东京靖国神社请来的小佛像摆好,或者把亲友送的护身符——千人针——摆好,恭而敬之地祷告一番,以便增加‘神力’;另外,他们的‘神力’一来,不等看到敌人,就挤命地喊叫起来,群策群力壮群胆。坦克车给后边的部队壮胆,后边部队的喊声又给坦克车壮胆。坦克车的驾驶兵及炮手忘记了中国人不是傻子,盲目地冲进地雷区。随着地雷的爆炸,它们也就瘫痪了。后边跟着的喊得正凶的敌人以密集队形,一直地送到了十九路军的机枪口的面前。一群机枪的火舌迎接了他们。剩下几具还能动弹的坦克向回转,敌群未经喊口令,也就向后转了。给他们送行的是从空中飞来的手榴弹和小钢炮炮弹。”

日本坦克在上海城区战斗
日本记录,参加这次战斗的是独立战车第二中队。该部的坦克于2月20日上午进攻江湾时,于江湾竞马场以南、五差路以东的地方,引发了中国军队的两发地雷后“不能通过”。返回日本的独立战车第二中队,显示其“雷诺NC”坦克已没有十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