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一把手能不能开除事业编职工?

资深职场秘书 2025-04-12 11:19:57

一、问题的核心:领导有没有“生杀大权”?

很多人觉得,事业单位一把手就像单位的“土皇帝”,想开除谁就开除谁。但现实还真不是如此,正儿八经的带编制的事业编,单位一把手想随便开除人真不那么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从头到尾都不是领导一个人说了算。从招人、调岗到开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定,领导顶多提建议,真正拍板的得看上级部门。说白了,领导的权力是被锁在制度笼子里的。

二、为什么领导不能随便开除人?

1.制度根本不答应

事业单位的人事规则白纸黑字写着:开除事业编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

-要么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还不愿意调岗;

-要么犯了大错,比如违法犯罪、长期吃空饷。

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坑。比如“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这一条,领导真想给谁打低分,得写报告、交证据,还得过上级审核这关。要是职工不服,还能申请复核甚至打官司。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领导自己先累趴了。

2.领导自己也不想惹麻烦

就算真有职工摆烂不干活,领导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开除,而是“冷处理”。比如调去闲职、扣点奖金,或者干脆当看不见。为什么?

-走开除程序太费劲,搞不好还被人举报;

-单位突然少个人,可能影响整体考核,拖累其他同事的奖金;

-领导自己也要评优晋升,闹出开除纠纷,反而显得管理能力不行。

说白了,领导也是打工人,谁愿意为了开除一个刺头,把自己搭进去?

三、改革后有什么变化?

最近的事业单位改革,重点在“规范流程”,而不是“扩大领导权力”。比如:

-人事档案全部电子化,想偷偷改记录没门儿;

-开除决定必须开听证会,职工能当面反驳;

-上级部门盯得更紧,领导想搞小动作容易被发现。

这些变化反而让开除更难了。以前可能还有“模糊操作”的空间,现在每一步都得按规矩来,少一张纸、少一个签字都不行。

四、职工和领导怎么“斗法”?

对职工来说:

只要不踩红线(比如违法犯罪),基本稳如泰山。真和领导闹僵了,大不了申请调岗,或者干脆躺平混日子。反正工资照发,五险一金不断,领导最多瞪两眼,没法动真格的。

对领导来说:

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装糊涂”。看不顺眼的职工?调去仓库管物资,安排去门口测体温,或者扔到不重要的岗位。既不用撕破脸,还能维持表面和谐。

五、铁饭碗到底“铁”在哪?

很多人以为事业编稳定是因为领导心善,其实大错特错。真正的底气来自三方面:

1.法律撑腰:白纸黑字的条例卡死开除条件;

2.程序护体:从考核到开除,至少得过五关斩六将;

3.利益捆绑:领导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不敢随便掀桌子。

六、作为普通事业编我们该怎么做?

1.别把领导当阎王爷:他真没权力开除你,怕他不如怕制度;

2.但也别故意作死:躺平不建议,违法乱纪更不行;

3.珍惜编制优势:外面私企老板一句话就能裁员,事业单位这套“麻烦”流程,反而是普通人的保护伞。

总结:

事业单位改革后,领导开除事业编职工的难度只增不减。这背后不是领导心软,而是制度设计把双方都框住了。职工端的是“铁饭碗”,领导戴的也是“紧箍咒”。

看明白这一点,就知道在体制内生存,遵守规则比讨好领导更重要。

5 阅读:235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1
2025-04-18 23:57

不可能

资深职场秘书

资深职场秘书

一路相伴,陪你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