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期,继续来讲苏系BTR-152A防空车。
防护方面,该车全长6.55米,宽宽2.3米,高2.36米,战斗全重8.6吨。车体前部装甲厚度为13毫米,两侧为10毫米,后部为8毫米,底部6毫米;挡泥板装甲6毫米,挡泥板延伸部分为3毫米,车体舱门8至13毫米,均为压制均质钢装甲。无专门的战斗式装甲,顶部敞开式设计,使得乘员组易受来自上方的攻击,如手榴弹、炮弹破片以及高处的直射火力等。
机动方面,它由一台6缸汽油机提供动力,功率为110马力(3000转每分钟),通算公重比为12.79马力每吨。最大前进速度可达83千米每小时,最大后退速度为19千米每小时,在平坦路面上能够快速行驶,实现快速部署和转移;其加速性能尚可,在当时的装甲车辆中处于中等水平。此外,它通过前轮偏转转向,中心转向能力不可,最小转弯半径为10.8米,转向较为灵活,适合在城市道路和狭窄地形中行驶。
军备方面,其主要武器是双联装14.5毫米KPVT型机枪,弹药基数1200发,单管射速600发每分钟,采用1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8秒。这种大口径机枪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和穿透力,能够有效对付轻装甲目标步兵以及低空飞行的飞机等,在100米的距离可垂直穿深42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21毫米,在近距离内对一些轻型装甲车辆和防御工事具有一定的威胁。同时,其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转速46度每秒,垂直射击89/-5度,垂直转速37度每秒,可灵活地对不同方向和高度的目标进行射击。
总的来说,该车机动性较好,能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在需要快速转移或穿插迂回的战斗中具有优势;且其主炮火力较强和仰角较大,在近距离作战中可以为己方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防空保护。然而,其车体各部位的装甲厚度相对较薄,难以抵御现代反坦克武器和大口径火炮的攻击,甚至面对一些重机枪的直射也可能被击穿,车内乘员的安全性较低;同时其主炮俯角较小,限制了其在复杂地形如山地、丘陵等地区的作战能力,无法有效地攻击位于车辆下方或近距离内较低位置的目标,在山地战中易出现射击死角,要注意保持距离和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