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访问法兰西时,曾以“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来比喻当代中国”。做为一位学养渊博的大国元首,这个比喻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将要镌刻在世界历史中的文化精神!
在世界面前、在国人面前、在自己的祖宗面前,每一位对社会怀有担当、对文化怀有敬畏、对历史怀有责任的中国人也必定是这样的狮子!
南京的陶艺先生是以古琴闻名的。其实古琴仅仅只是他人生的快乐!或者说是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生活化的理解、一种生活化的传承。
正在富平县老家吃年糕的江南文化人陶艺先生
一位孔夫子,带着国人克己复礼;一位玄藏大师,度着众生远脱苦海!中间还有一位陶渊明公,一千年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千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入世至深、出世能了的陶艺先生,即是陶渊明公的后裔。习主席曾对德国媒体说: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如果今天做这样的测序实验,陶渊明公的基因一定会列在最重要的对照组里。
陶渊明公遗脉在江宁禄口昝巷聚族而居,其后世分为东西两支,辈份分别为“时应永基崇,象诗裕礼从”、“世仕承绪德,贤书后乐先”。陶艺先生这一代为“崇”字辈,与另外一支陶氏后人的“德”字辈,即为同一个辈份。
陶艺先生就出生在南京城南花露岗,与明代阁老顾起元后人相比邻,旁边就是胡家花园。陶艺先生记忆里还记得他们家的大门为“八字门”,与“顾天官”家古宅是邻居。
罕见的袁荃猷先生为王世襄先生抚琴的照片,身后的青年即为陶艺先生
现存《陶氏家谱》的残卷共32卷,记载了陶氏先祖从江西、安徽辗转来到南京的线路。谱中尚载有《祠堂记》、《祠堂碑记》、《祖坟考》、《祀田记》、《艺文誌叙》、《诗》、《疏》、《祭文》、《渊明公诔言》、《重修河定桥记》等内容。
在《陶氏家谱》之《重修河定桥记》中记述了陶氏族人在定居江宁禄口昝巷的800年时间里,曾先后分别于南宋端平年间和相距500年之后的乾隆九年两次捐资修造江宁的河定桥。
“陶渊明公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他的诗意人生告诉我们:读书人只有置身于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之中时,才有可能成为自己。
陶艺先生的曾祖为“应”字辈,曾祖母陈氏系湖南人,其先祖为晚清重臣张之洞派遣到南京兴办铁路、电业的督办。北京的王世襄先生之父王继增先生时系张之洞的外文秘书,故此与陶艺先生祖上有旧交。我亦曾听袁荃猷先生提起过“王老师”在南京古琴界的“叫做小陶的忘年交”。
江南的文士阶层自古本是一家,我听周绍良老师和冯其庸先生说过,最早发现《红楼梦》“程乙本、脂本”的陶湘先生就系陶艺先生的近支,而陶湘先生又因刊刻宋版《营造法式》与朱启钤、梁思成先生有很深的交往……
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和一头北美棕熊
“但成学士,亦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我们得明白,不做文化人,还可以做人,一做了文化人,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您就得有责任、有道义、有担当了。孔子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这行比文重要的多了。
陶艺先生是中国古琴广陵派老琴宗刘少椿先生的外孙,也是迄今为止最系统的挖掘、整理、诠释广陵派古琴文化遗存的人。很多人觉得搞文化的人很光鲜,有名有利。今天拿起篆刻刀,晚上脱了衣服录一段视频,明天一早就成了篆刻家了,后天再托个关系就想入西泠印社了……
简单的说,中国古琴没有陶艺先生这只狮子是不一样的,谁能花大半辈子的光阴把天南地北、五行八宗里的上千个精英人物搜罗到一个圈子里,让大伙儿能知道中国古琴的情况、能有机会为古琴的发展做一点儿事儿……
反过来说,中国文化没有陶艺先生这只狮子也是不一样的,谁能动了自家大把的票子和关系人脉,一本儿一本儿的给地球上的“爱琴人们”去整理挖掘那些“愿将心事付瑶琴、闲洁高致、不名于俗世”的先贤的文踪雅迹……
古琴仅仅是陶艺先生人生的快乐,人生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追求快乐。
自古文人相轻,琴人亦然!我看陶艺先生是可以算作绿色无公害的。因为他真诚的对待学问、真诚的对待您。行路窄时、多退一步与人过,滋味浓时、但留一口与人尝。很懂古琴的文化人陶艺先生,几乎在中国有“琴人”生活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里都有知音……
狮子与老友郑济民先生
古时候伯牙和子期这两个人也是在玩儿这个:就是我诚恳的做您内心的那个知音,我知道您在说什么,您内心那点颤动被我读懂了,我宁愿为这个倾其所有与您相交。这种快乐一点都不亚于抽奖在北京或上海的市中心弄了一个大房子、突然从床底下翻出一大摞老八股的票据。
因为做文化人非遭同行臭骂不可。既做了文化人,而又不预备成为文妓,按照陶艺先生的活法就只有一条道:就是您得带一点儿豪侠气,敢说自己心理想的话,不取媚于世。这您得先过了“利”这一关。陶艺先生是可以做到不与您争利的,不是他的就一定不惦记,当然也不至于老实到被人蒙了也不报警!
要有这点儿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讲究这个读书人的身份, 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见识,有操守,陶艺先生这样的文化人还是做得的。
陶艺先生与陈逸墨先生在台湾参加自行车骑行活动
陶艺先生抚琴、品茶之外也修习书道、是左手书法!这可能源于他从小在林散之先生书房游戏的经历。其实我看重的不在于他写的怎样,中国文人书画的游戏价值不在于这个,恰恰在于它把唯美的、有道统的书画破坏掉了,就是说书法不仅仅是在纸上把字写得漂亮一点而已,而是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情感关怀、心灵自由。
人的内心被打动的时候,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文化这个东西,就是滚滚潮流百年之后翻回头来再看,寥若星辰也就那么几个人。我所认识的陶艺先生相比当前“喧嚣”的文艺大环境而言,似乎就显得更安然一点儿、更亲和一点儿。
拿破仑的三观在于:什么时候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什么时候应当做狮子、什么时候应该是狐狸!套用这个说法,陶艺先生是一只在名利面前想着退一步、在朋友圈儿里让您觉得诚挚可亲、做起事儿来宁缺毋滥不事狐媚的、以传承家学为己任的文明的狮子、胖胖的狮子!
随性而行此短文,但愿陶艺先生满天下的故旧亲朋看了本文之后能有见字如面的感觉!
盛澜谨记于戊戌年春节
作者简介:
盛澜,1975年生于北京,数学博士,师从著名敦煌学家、文史学家周绍良先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友好交流协会健康生活理事会副秘书长及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式生活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