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澳大利亚还真是美国的铁杆小弟,处处以美国马首是瞻。
在美国针对我们的道路上,澳大利亚是闹的也是最欢的,比如打压华为5G,是五眼联盟成员国之一,经常针对性的对我们搞小动作,造我们的谣。
可以说,澳大利亚本来是一个可以依靠中国市场,活得很不错的国家,毕竟中国每年进口澳大利亚大量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但它却处处得罪他的大金主,这番操作令人很是那么的迷惑。
其实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其背后必然有历史根源,澳大利亚也是如此。
澳大利亚如此贴近美国,其实源于二战时期的恐慌和焦虑,以及被母国的抛弃和背叛。
种种因素导致,澳大利亚需要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才能拯救澳大利亚人内心的恐惧,保障它的国家安全,至少在澳大利亚人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之后美日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日本就开启了南下占领东南亚的步伐。
相对来说,澳大利亚虽然很大,但是重要性比起英国其他殖民地,比如英属印度殖民地和在东南亚的海峡殖民地,差了很多。
那当时的英国也疲于在应对战争,在欧洲与纳粹德国纠缠,在亚洲必然要挡住日本的进攻,澳大利亚就是顾不上了。
珍珠港事件之后的两个月,日本军队就南下登陆马来半岛,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1942年2月15日,就攻下了英国海峡殖民地的核心区新加坡 。
共计13.4万英、印和澳大利亚军队向日本人投降。其中有1.5万名澳大利亚士兵被俘虏,最后超过1/3都死在日本的战俘营。
日本在攻下新加坡4天之后,就派200架日军战机轰炸了,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炸死230人,受伤400多人,甚至日本的潜艇一度开进了悉尼港。
这时的澳大利亚人彻底慌了,本来和澳大利亚像一个世外桃源,现在日本的战斗机打破了世外桃源的宁静。
然而澳大利亚一直期盼的母国英国军队支援保护,彻底落空了,甚至感觉被英国人欺骗了。
因为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澳大利亚曾经再三承诺,英国军队和舰队将会通过新加坡基地,保护澳大利亚免受日军的入侵,也会保障澳大利亚的海域不受任何日本战舰的侵扰。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空头支,英国在亚洲的核心利益是英属印度,澳大利亚本来就是无关紧要,就这样彻底的被抛弃了,而英国人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了。
当然,澳大利亚对于英国抛弃,一直都耿耿于怀。
在1992年,距离英军在新加坡投降已过去50年了,在一场国会演讲中,时任澳大利亚总理保罗·基廷尖批评英国的行为。
言语中透露出他的怨恨:“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我便已意识到澳大利亚要自尊自爱——而不要再低三下四地讨好那个曾经决定不再保卫马来半岛,对新加坡基地弃之不理,并且不把我们的军队还回来,导致我们无力抵抗日军侵略的国家。
这就是你们(澳大利亚议会)选择紧密相依的国家……即使它抛弃了你们。”
可以说,在日军进攻东南亚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全国都陷入极度恐慌中。终于救世主来了,这个就是救世主就是美国。
当时的美国在殖民地菲律宾,刚把日本人赶出去,正要找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心力足,所以和澳大利亚合作是一拍即合。
此前,澳大利亚的总理柯廷面对,入侵东南亚来势汹汹的日军。
就在《墨尔本信使报》发文宣称“我明确的指出澳大利亚以后要指望美国,要摆脱与英国传统的亲缘关系,带来的一切酸痛。
我们虽然知道英国困难,他也可能面临入侵,而我们最危险,英国时期,澳大利亚依然能够坚持下去。但我们绝对不能让澳大利亚落入敌手。所以我们要全力构筑一个以美国主导的战略防御。”
随后美澳军事同盟基本形成,美国也用实际证明,用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军队打败了日军,在珊瑚海上打一场漂亮仗,迫使日本人断绝了进攻澳大利亚的念想。
所以之后,到大利亚人一发不可收拾,紧跟美国的步伐,美国二战后打的战争,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有澳大利亚人的身影,当做美国的仆从军。
其实澳大利亚人这一种是极度弱者的心态,甚至有时候都比较扭曲,还有点被迫害妄想症的感觉,想要获得大靠山保护他。
当然二战之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东南亚作为列强的殖民地,也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独立运动。而且苏联一直都输出积极输出主义,让澳大利亚很害怕。澳大利亚甚至认为,这和当年的日本在东南亚扩张,攻打澳大利亚一样。
所以基于这种行为逻辑,澳大利亚必须时刻跟紧美国的步伐,甚至是刻舟求剑似的荒唐认知,造成澳大利亚是美国历次对外战争中最狂热的支持者之一。
其实澳大利亚有一个影片,更能体现出这一种被迫害妄想中的心态。这个叫《明天,当战争爆发了》,是一个平行宇宙的设定故事。
故事讲述的背景是我们和印尼联合入侵澳大利亚,最后陷入澳大利亚人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都被赶出去了。
而且不是一个挺魔幻设定的喜剧片,在澳大利亚是个主旋律的电影。
由此我们就明白了,澳大利亚虽然经济上很大的程度上依赖着与我们中国的贸易,但是行为逻辑处处跟随美国,只有抱上美国的大腿,他才会缓解内心的安全焦虑。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之前隔壁 囚犯后裔组成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