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小女军医29岁成为我国第一名女伞兵,60岁时从昆仑山跳伞做试验

晋朝古韵中 2024-12-18 11:55:11

内容简介:她身高1.55米,体重70斤,本是保障男兵伞降训练时的军医。可伞兵落地后,有人受伤需要治疗,她却被留在天空的飞机上干着急。为此,她决定参加伞降训练,伴随男兵一起跳,一起落地,第一时间开展救治。

因身材娇小,体重不达标,她独自练了半年高台跳沙坑基础训练,才被首长批准参加伞训。第二年,她从飞机上首跳成功,成为我国第一名女伞兵。这一跳就是30年,累计跳伞140多次。60岁时还在跳,男兵落地到哪里,她就伴随保障到哪里,无意间成为我国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跳伞年龄最大的女兵。

为能长期跳伞,夫妻二人终生未育,节衣缩食,联手开展科研,获得多项专利,退休后为贫苦群众免费义诊,85岁时将全部积蓄1000万元捐献给家乡,助力教育事业,被评为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她就是马旭。

一、贫苦出身,14岁参军,23岁已成为军区总医院的“一把刀”

马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人,1933年4月出生,1947年入伍,为原空降兵15军45师医院副院长。

1931年9.18事变后,东北大地被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同胞成为亡国奴。在那个年代出生的马旭,父亲早丧,母亲靠说大鼓书谋生,抚养她和弟弟艰难长大。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6日,李兆麟将军派抗联将士抵达木兰,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

1946年2月,木兰县解放,我党领导的民主政府成立,人民翻身做主。为保卫新生政权,1947年,马旭的母亲响应党的号召,将14岁的女儿送去参军。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培训,瘦小的马旭成为野战医院的一名卫生兵,先后参加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奔赴战场救治伤员,表现优秀,负伤并立功。

1954年,21岁的马旭被派到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5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外科部。虽然她身高只有1.55米,体重70斤,但经过多年战场野战救护的洗礼和军校系统学习,动作麻利,医术出色,已成为所在部门骨干,被誉为科室“一把刀”。

在军区总院工作不足三年,应她个人要求,被调到驻黄陂的原15军45师师医院。1961年6月,原15军被整体改编为空降兵军,官兵跳伞训练时,医院派出外科医疗组随行保障,她和另一名女医生身在其中。

空中伞降训练时,男兵们离机落地后,有的出现扭伤,可她和同事却被留在飞机上干着急下不去,保障失去意义。于是她决定学跳伞,跟男兵一起跳下去,出现意外随时治疗,让他们放心地跳,大胆地跳,保障就在身边。

可她太瘦小了,身高和体重都不达标,被主管训练的副师长拒绝,任她怎么讲军医跳伞的必要性也没用,毕竟当时我国还没有女伞兵。她铁了心要学,当时伞兵基础训练是从高台上往沙坑里跳,她就观察和学习男兵的训练要领,回去在宿舍挖了一个长2米,宽、高各1米的沙坑,用两张桌子叠成高台,学着男兵们缩头躬背往下跳,每天练习500次,白天没有跳够,晚上接着跳,直到达到500次。

半年后,胸有成竹的她又找到副师长要求参加训练,软磨硬泡。首长无奈说道:你必须比大多数人跳得好,才可以参加真正的空降,要是不行,你就不要再提了。早有准备的她兴冲冲跑上跳台,双腿溜直,丝毫不抖,落地时稳稳当当,连跳三次,都是如此。

围观的男兵为他喝彩,有人故意把掌声拍得脆响,鼓励副师长收下她。首长同意了,从此她和男兵一起训练。第二年,1962年,她和男兵一起登机跳伞,首次伞降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位女伞兵。

这一跳,就是22年,她一生累计跳伞140多次,多次参与训练和重大演习卫勤保障,直到1984年才停跳,那年她已51岁,无意间又创下了我国跳伞次数最多、跳伞年龄最大的女伞兵记录。

后来她回忆道:部队同志都跳伞下去了,我这个军医不能随他们一起去,有什么用?战士们生病、受伤了,要及时治疗,我必须练跳伞。

我必须跟部队一样,他们会跳伞,我也要会跳伞,这样我才能够发挥军医的作用。如果我们当军医的跟着他们,他们心里边就会有底:我受伤也不要紧,有医生跟着我呢。

作为军医,我必须和战士们在一起,跳下去之后有伤员第一时间要处理,没有医生,谁给他们治疗?战士们是拿枪打敌人,我们是背着药箱救伤员,这只是分工不同,部队到哪里,我们有责任跟到哪里。

二、为延长跳伞周期,夫妻二人终生未育,潜心探索伞兵职业病预防

马旭与丈夫颜学用相识于朝鲜战场,后来各自上学、工作,属于晚婚。她学跳伞时已经29岁,如果要孩子,以后伴随伞兵救治的机会可能再也没有了,她想多跳几年,舍不得放弃。同时,她又只有70斤,娇小瘦弱,高龄产子的风险比别人更大,疼她的丈夫也不愿意她生。

夫妻二人商量后,同为军医的丈夫果断支持她不要孩子的想法,让她长期跳,一直跳,直到跳不动了,于是在婚后第二个月选择自己做了结扎手术。之后,二人在做好医生本职工作的同时,潜心研究伞兵常见的职业病,由救治转为预防,从根源上保护和解决。

伞兵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因落地不稳而出现脚踝、腰部扭伤,严重时直接造成战斗减员。如果有一种可有效保护脚踝的工具,再好不过。夫妻二人查阅国外相关资料,发现发达国家早有类似工具,前苏联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把绷带直接缠在脚踝上,但解开比较费事;美国使用松紧式护踝套在踝部,但用过几次后,容易失去弹性,变松变宽,效果大打折扣。

两种工具都不理想,马旭思谋别的途径。后来从战士们踢足球时受到启发,决定研制充气护踝。使用时,将其套在脚踝上,充气以后就像皮球一样有弹性,可以缓解落地时的震动;使用结束后,顺手把气放掉,恢复原状,完全不影响行动。

利用业余时间,夫妻配合做出了样品,亲自戴上跳伞测试效果。后经20多次改进,终于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经过科学测试和鉴定,该产品能将踝部震力降低50%,使用后扭伤率接近零。1983年4月,该产品正式定型并在伞兵部队开始推广,深受好评,军报在头版头条报道。1989年,充气护踝品获得国家专利,成为空降兵系统的第一个专利。

之后,夫妻二人一边继续研制伞兵护具,一边将自己30年的医疗经验整理、总结出来,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奉献给伞兵部队。

夫妻二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术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新的伞兵护具和专利药物相继被发明出来。

三、为试验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她花甲之年从6000米的喀喇昆仑山跳下

由于我国国土广袤,地域差异大,伞兵在西藏、新疆等空气稀薄的高寒、高原地带伞降时,面临吸氧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战斗力的发挥。针对此种情况,夫妻二人着手研制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填补了高原伞降供氧项目的空白。

1993年,此时马旭已经60岁,为了验证该产品的性能,她和老伴奔赴南疆,登上海拔近6000米的喀喇昆仑山。在这样的高寒、高海拔、氧气不足环境下,年轻的守边士兵登山尚且困难,对一位花甲之年的瘦小老人来说不但困难而且危险。

老人坚持上山。到了山顶,脚下就是巍巍昆仑,寒风在身边呼啸,她穿着供氧背心,望着莽茫雪山下的深谷沟壑,没有恐惧和害怕,似乎只考虑试验成功,从未考虑风险和生死。做好各种准备后,她抱着伞包从山顶纵身跳下。

跳了30年的老伞兵成功了。1995年,她成功研发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的事迹被军报报道,并于1996年获得国家专利。除了研制伞兵专用产品之外,夫妻二人还研制出抗肿瘤药丸,同样被国家专利部门授予证书。

因为科研成果丰硕,为伞兵部队建设做出较大贡献,1997年,空降兵军政治部授予马旭夫妇科研老兵称号,此时夫妇二人已退休9年。

科研是夫妻二人工作之余的爱好,马旭和丈夫在医院的本职工作岗位上都相当出色。1988年,55岁的马旭从师医院副院长岗位退休,军衔为大校,工作和科研两不误。退休以后,她将全部时间用于学习、科研,为贫苦百姓义诊。

两位老人没有子女,家庭负担轻,收入颇丰,从年轻时就开始节衣缩食,省钱储蓄。二人几十年工资收入、稿费和专利转让费、偶然买房带来的意外涨价收益,夫妇一生竟然积攒下了千万元存款。二人商量后,决定将此存款全部捐献给马旭的家乡木兰县,资助教育。

2018年9月和2019年4月,在家乡代表的陪同下,已经85岁的马旭和老伴将1000万元存款分两次全部捐献给家乡,了却了自己多年来回报父老乡亲的心愿。她说,正是他们当年送自己出来参军,才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未完待续,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和当代优秀军人事迹,忠于史实,文字干净简练流畅。强军路上传递正能量!

0 阅读:0

晋朝古韵中

简介:晋朝古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