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哪吒插「兜」就是一个无所谓的形象。
看一个人的性格如何,最先都是第一印象。
比如看到敖丙时,就是别人家的乖乖孩儿的形象——长得漂亮不说,神情还很有一种清澈儒雅的感觉。即使没有说一句话,也会让大人们一眼就觉得这就是一个乖孩子。
这就是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
哪吒的设计从一开始的魔丸投错胎,天命定下的魔,还是肉丸时就引起了骚乱。仅三岁的年纪,就总是两手插「兜」,呈现出的就是一种对「偏见」的「反抗」。
电影里三岁的哪吒甫一出场时可是啥也没有做过,但是陈塘关的百姓们都是闻其名吓破胆。
这件事情本来说出来就有很大的成见、可笑在内——所有成年人都怕年仅三岁的哪吒——即使这个被说成魔丸降世的小孩子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逆天的坏事。
哪吒开始插兜也是从三岁时亮相开始,表明地就是对别人「污名」的态度——不在意,爱咋咋地。
你要是说我是恶魔,那我就和你们闹一闹、玩一玩。特意扮鬼脸,数数让全城的人鸡飞狗跳的躲,却只对那几个存心要捉弄他的小孩子捉弄一下。
第一部里有一个回闪镜头,就是还懵懂无知的小哪吒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玩毽子,想上去和小女孩一起玩。但是小女孩的家人看到哪吒就说他是魔丸,吓得抱走小女孩。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那时候的小哪吒并没有双手插兜,而且眼神清澈。
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污名化,孤独又傲娇的小哪吒只能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外在表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后面在海边遇到敖丙以后,听到敖丙说当自己是朋友时,那种开始是发自心底的纯真。
电影版最好的改编就是把原著里那个确实有些惹事生非的哪吒改成了全然无辜的怀壁人。
天定的魔丸,即使降世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还是会被世人指责忌惮。人的偏见果然是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