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炀帝平了南阳,颁诏大赦天下,赦书到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监门大开,犯人纷纷出走。
独有一个大汉,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硃砂,坐在牢内动也不动。此人姓程名咬金,因卖私盐打死巡官,监在牢内,已经三年,这次也在赦内。
禁子见他不走,说道:“程大爷,犯人都已去尽了,你还赖在此怎的?”程咬金听见“赖在此”三字,大怒起来,伸拳向禁子打去。
众牢头晓得他厉害,都来劝解,咬金说:“入娘贼的,你要我出去,须要请我吃酒,吃得醉饱,方肯干休。”
牢头知道拗不过他,就沽些酒来,买了牛肉,请他吃,算是赔罪的。
咬金直吃了个风卷残云,又对禁子要衣服穿。禁子说只有随身衣服,那有多余的。咬金红着眼,又要打他。
禁子无奈,只好拿出几件孝衣孝帽。咬金也不嫌,就穿戴起来,跑出监门,往斑鸠镇而去。咬金回到家中,见了母亲,母子抱头大哭一场。程母向他诉了三年来的苦楚生活。
咬金道:“母亲,我饿得很了,有饭拿来我吃。”程母说,床下小缸内有五升米,是平日口内省下来的,叫咬金自去取来煮饭吃。
咬金就把米取出来,洗好了,放在釜里煮饭,等得熟了,吃一个不住。待吃了个光,还只得半饱。
程母说:“看你如此吃法,若不挣些银钱,如何过日子?”咬金道:“这也不难,快拿些银子出来,待我再去贩卖私盐,就有饭吃了。”
程母道:“我那里有银子?就是铜钱也没有。”她取出一条旧布裙子,叫咬金拿去当了,也不要卖私盐,买些竹子回来,做几个柴扒拿去卖,将就度日。
咬金接了裙子,出门往当铺去。市上的人见到他,都吃惊道:“不好了,这个大虫又出来了!”有受过他气的,连忙闭门不出。
咬金来到当铺,大叫道:“当银子的来了!走开!走开!”把那些赎当的人一齐推倒,跌在两边。
他将布裙往柜上一抛,把手一搭,腾地跳上柜台坐了,大喝道:“快当与我!”当铺内管事人,平日欺软怕恶,一见他来,大吃一惊。
管事人连忙道:“呵呀!我道是谁,原来是程大爷。恭喜!贺喜!遇赦出来了!不知程大爷要当多少?”咬金道:“要当一两银子。”
那管事人打开一看,是一条布裙,又是旧的,那里值得一两银子?心想,当不当与他,都不好办,倒不如做个人情。
主意已定,就称了一两银子,双手捧过来,说道:“程大爷,这白银一两,送与你作贺礼,裙子断不敢收。”
咬金笑道:“你这人倒也知趣。”说着,接了银子,拿了布裙,跳下柜来,也不作谢,出门望竹行去。
那竹行的主人名叫王小二,往日与咬金赌钱,被咬金打过。这时他站在门前,远远望见咬金走来,连忙背转身,假装向里面说话。
不料咬金奔到他身后,二话没说,登的一腿,将他踢倒。
王小二爬起来,说道:“是那个?为甚的踢我一交?”咬金又打了一拳,骂道:“入娘贼,你不认得我程大爷么?快送几十支竹子与我,我便饶你。”
王小二道:“我怎么不认得你!实是方才不曾见你,你休冤屈人。要竹子自去拿便了,拿得动,就拿两排去。”
咬金笑道:“你这入娘贼,欺我程大爷拿不动么?”就将银子含在口内,走到河边,把竹子肩了一排,又挟了一排,飞跑去了。
回到家中,程母见他既有竹子,又有银子,问是那里来的。咬金说:“银子是当铺送的,贺我遇赦放出。竹子是一个朋友送我做本钱的。”
咬金将这一两银子,去买了一把刀,一担柴,几斗米,称了些肉,沽了些酒,回到家中,烧煮起来,吃个醉饱。
程母连夜做了十个柴扒。天色未明,煮好了饭,叫咬金起来吃了。又叮嘱咬金,每个扒要讨五分,三分就好卖
咬金答应,背了柴扒,一直往市镇上来。到了市中,两边开店的人见了他,都收店关门。咬金放下柴扒,等人来买。不想镇上这些人,都知道他厉害,谁敢来买?

直等到下午,不见人来买,咬金肚子饥饿,就背了柴扒,要往酒店里去。众店看见他来,忙都紧闭店门。
直到市梢尽头,才有一家酒店。那店中老儿老婆两个,是别处新搬来的,那里知道这个中情形!一见咬金进店来,忙招呼入座。
那婆子忙暖了一壶酒,老儿切了一盘牛肉,送到咬金面前。咬金放开大嘴,只顾吃将起来。
不一时,把一壶酒,一盘肉,吃得尽净。抹抹嘴,取了柴扒,往外便走。老儿道:“官人吃了酒,酒钱呢?”
咬金道:“今日不曾带来,明日还你吧!”老儿赶出来,一声喊,一把扯住,将他的旧布衫扯破了。
咬金大怒,抛下柴扒,回身打下一掌,把老儿打得一个发昏,跌入店里去。
那老婆大叫,要拉他送官,惹得咬金性发,登的一脚,把锅灶踢翻,双手一掀,把架上碗盏物件,一齐打碎。
老儿老婆没办法,忙奔上楼,将扶梯扯了上去,大叫:“救命!”外边的人,见是程咬金撒泼,谁敢上前来劝?
咬金喝一声:“入娘贼,你不下来,我把这房打坍!”登的一脚,踢在柱上,把房子震得乱动。吓得老儿老婆大叫:“爷爷救命!”
正在这时,忽见一个大汉,分开众人,赶入门内,叫一声:“好汉息怒,有话好好说,不必动手。”
咬金回身一看,见这人身长九尺,面如满月,目若寒星,象是个好汉,便说道:“若非老兄劝解,我就打死这入娘贼,方肯干休。”
那人叫老儿老婆放好扶梯下来,陪咬金的罪,又叫家丁取十两银子与他,然后挽了咬金的手,说道:“请仁兄到敝庄一叙。”
二人出了店门,行到武南庄,来到中堂见礼,互相问起姓名。这人说,他姓尤名通,字俊达,祖居此地,一向以卖珠宝为业。
尤俊达说:“今见兄长如此英雄,小弟愿与兄合伙,去卖珠宝,不知兄意下如何?”咬金听了,起身就走。
俊达忙扯住道:“兄长为何不言就走?”咬金说:“你真是个痴子!我是卖柴扒的,那里有本钱与你合作,去卖珠宝?”
俊达笑道:“不是要你出本钱,只要兄同出去,一路护卫,防备歹人行劫便了。”咬金道:“原来如此,这也使得。”
二人又商议,明日请程母来庄上同住。这时,家人摆上酒席,二人开怀畅饮,直吃到月上树梢,咬金才告别回家。
第二天,俊达着家丁抬了轿子,将程母接到庄上,俊达夫妻迎进,见礼一番,内外饮酒。
酒至数杯,俊达问咬金道:“不知兄长会使何等兵器?”咬金说:“小弟往常劈柴时,常把斧头来舞舞弄弄,所以会使斧头。”
俊达就叫家丁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拿到面前。俊达道:“待我教兄斧法。”把斧拿在手中,一路路的从头使起,教导咬金。
不料咬金心性不通,学了第一路,忘记第二路;学了第二路,又忘记第一路。当天教到更深,一路也不会使。
俊达无法,叫咬金去睡,明日再教。咬金就在侧厅耳房中歇了。
方才合眼,只见一阵风过去,来了一个老人,对他说:“快起来,我教你的斧法。你这一柄斧头,后来要保真主,定天下,取将封侯。”
咬金看那老人,举斧在手,一路路使开,把六十四路斧法教会了,说一声:“我去也。”说罢就不见了。
咬金大叫一声:“有趣!”醒将转来,却是南柯一梦。他想:待我演习一番,不要忘记了。只是没有马骑,使来不甚威风!
想了半晌,忽然说道:“有了!”就开了门,来到院中,取一条索子,一头缚在板凳上,一头缚在自己颈上。
咬金骑了板凳,双手抡斧,满院乱跑,使将起来。登时震得一片响。
尤俊达被惊醒,连忙起来,从门缝往外一觑,只见咬金在那里舞斧头,甚是奇妙,比白天学斧那时节,大不相同。
俊达心中大喜,忙走出去,叫道:“妙呵!”不料这一声叫,竟冲破了咬金的斧法,他只学得三十六路,后边的路数就忘记了。

俊达说:“有这斧法,为何白天假推不会?”咬金装体面,呵呵笑道:“我白天是骗你,难道我这样一个人,这几路斧头都不会使么?”
俊达叫人牵出一匹铁脚枣骝马来,让咬金把下面几路斧头使完。那马也怪,见了咬金,如遇故主一般,摇头摆尾,大声嘶吼。
咬金大喜道;“且把它牵过一边,拿酒来吃,等到天明,再演几路斧头。”家丁摆上酒肴,二人便在月下对酌。
天色微明,咬金牵马出庄,翻身上马,加上两鞭,那马一声嘶吼,往前就跑,如登云雾一般。顷刻之间,跑了数十余里。
咬金回到庄上,俊达大喜,供上香案,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咬金小两岁,拜俊达为兄。
次日起来,吃过早茶,咬金就催俊达动身。俊达说:“我卖的是珠宝,白天出门,岂不招人耳目?到晚上方可上路。”
到晚,俊达叫咬金披挂好。咬金说:“又不打仗上阵,为何要披挂?”俊达道:“黑夜行路,最防盗贼,自然要披挂了。”于是二人披挂上马,押着车子,从后门而去。
行不多时,来到一个去处,地名叫长叶林。望见号灯有数百盏,又有百余人,各执兵器,迎了上来。咬金大叫道:“不好了!响马来了!”
俊达连忙说:“他们不是响马,都是我手下的人,愚兄向来在这里行劫。近来许久不做,如今特请兄弟来做伙计。”
咬金把舌头一伸道:“原来你是强盗,骗我说做生意。”俊达说:“兄弟是头一遭,就做出事来,也是初犯,罪可免的。”咬金便答应下来,同他一起上山。
二人入厅坐下,俊达道:“兄弟,你要讨帐,还是要观风?”咬金以为观风是坐着观看,就说他要观风。
俊达见他不懂此行中哑谜,就解释说:见了客商叫“风来”,来得少叫“小风”,来得多叫“大风”;“讨帐”是守山寨,问劫得多少。
咬金道:“原来如此。我今去观风,不要多人,只要一人引路行了。”俊达大喜,便派一个喽罗,引路下山。
咬金带了喽罗,来到东路口。等了半夜,没有一个客商经过,十分焦躁。
这时天色微明,喽罗请程大王回山。咬金道:“做事要顺溜,难道第一次空手回山不成?东边没有,待我到西边去看。”
小喽罗只得引他到西边,只见远远的旗幡招展,剑戟光明,旗上大书:“靠山王饷杠”。一支人马,溜溜而来。
原来这镇守登州净海大元帅靠山王,乃是炀帝叔祖,名唤杨林。因炀帝登位,就差继子大太保罗芳、二太保薛亮,解一十六万饷银,龙衣数百件,到长安进贡。
咬金一见,叫声:“妙呀,大风来了!”喽罗忙说,这是老大王的饷银,动不得的。咬金喝道:“放屁,什么老大王,我不管他!”
咬金拍动坐骑,手持大斧,大叫:“过路的,留下买路钱来!”小校一见,忙入军中报道:“前面有响马断路。”
罗芳闻报,便提枪上前,大喝一声:“何方盗贼,岂不闻登州靠山王厉害,敢在这里断路!”咬金不答话,直把斧砍来。
罗芳忙举枪,往上一架,当的一声响,枪被折为两段,叫声:“哎呀!”回马便走。
薛亮拍马来迎,咬金顺手一斧,正中刀口,当的一声,震得双手血流,回马而走。众兵校见主将败走,便弃了银桶,四下逃散。
咬金放马来赶,二人叫道:“银子你拿去罢了,苦苦赶我怎的?”咬金道:“你这两个狗头,休认我是无名强盗。我叫程咬金,伙计尤俊达。”
那罗芳、薛亮惊慌之际,错记了姓名,只记着陈达、尤金,连夜奔回登州去了。咬金回马转来,见满地都是银桶,跳下马来,把斧砍开,滚出许多元宝。
这时尤俊达赶来,叫众喽罗把元宝装上车,运回山寨。
过了一日,到晚上一更时分,放火烧寨,收拾回庄,从后门而入。在花园内挖了一个地穴,将一十六万银子全部埋了。
第二天,俊达请了二十四名和尚,挂榜开经,做四十九日忏。劫杠这日,是六月二十日,他榜文写做二十一日起忏。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群英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