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外戚不敢篡位,到了三国,司马懿父子却能轻松夺取帝位?

胖猫读历史 2025-01-18 14:48:16

这个问题提的真棒,个人看法如下:

1、“君权神授”的大旗被扯下

两汉能维持数百年,核心源泉就是“君权神授”。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石,提出了"大一统"和"天人感应"论。

皇帝受命于天,自此皇权开始神秘。

既然权力来自于"天",那么皇帝就得每年岁首时向“天”做一个工作汇报,如果做的不好,就要下罪己诏。

当然,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不行德政,为政不宜于民,那么”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警告皇帝。

如果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皇帝失去天下,让另一个有德者居之。

刘彻非常欣赏这套“君权神授”的理论,在他的大力推广下,朝廷上下普遍吸收、接纳了这一思想,结果就是大家默认皇位只能是刘氏的,由此阻断了很多兵强马壮者的想象,令世家大族不敢觊觎。

除非刘氏无德,天下又出现一个圣人,才可取而代之。

想篡位,你得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西汉末年, 有一个人想挑战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道德模范,也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个“大圣人”。

王莽。

平时只吃素食,不用酒肉。

全国大旱,并发蝗灾,王莽带头献出土地救济灾民。

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赞颂王莽的功德,数十万百姓齐颂王莽的德政,赞许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最终默认其改朝换代,结果王莽一坐上皇位,就倒行逆施,十几年时间,大汉人口锐减了一半。

王莽的负面案例也警醒了所有觊觎皇位者,刘氏帝位不可轻夺,非刘氏不称帝这个共识延续了一百多年后,被两个人废了!

灵帝卖官、董卓废帝,在二人的努力下,君权神授的大旗被扯下大半。

直到献帝东归洛阳,堂堂大汉天子像个乞丐一样流浪(乘舆时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天子与群臣会,兵士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

至此,君权神授的大旗被彻底撕下,皇帝的威严在众人眼中荡然无存。

彼可取而代之,成为众多野心家的一致想法!

2、宦官失势

刘秀开国后,对外朝作了全方位的肢解。

大司马这个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官职,刘秀将其直接改回汉朝初立时的太尉,但是东汉的太尉相比西汉,权力大幅削弱。

太尉不再有军队调动权,仅分管日常事务和军事官吏的考察与监督(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是否开战、将领的任命权全部收回刘秀手里,由皇帝直接掌握军权。

丞相也被阉割,权力被司徒、司空划分。

如此一来,外朝最强大的三公就不可能像原来的大司马那样,出现一家独大的权臣。

朝廷大权集中到了尚书台,刘秀将西汉的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加上西汉的尚书五曹,合为六曹(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

尚书台只能为皇帝出谋划策,起草政令,政策的制定权、决策权统统在刘秀手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

权重自然事也多,过去五日一朝的皇帝那就是勤政的好皇帝,刘秀则达到了“每旦视朝,日仄乃罢”的地步。

到了明帝刘庄时,就有些扛不住了,需要兄弟刘苍帮忙分担。

人性是贪图享乐的,东汉后期,再也没有出现像光武、明章那样勤政的皇帝。

三公以“录尚书事”的头衔又逐渐开始参与国家大事,士大夫集团开始日益跋扈。

比如: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意思就是天下楷模是李膺,不怕强梁横暴是陈蕃,天下才智出众是王畼

又出现诸如"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朗朗上口的外号。甚至上李膺的府邸拜见,在读书人口中称之为“登龙门”,之前哪朝哪代敢说拜见臣子是去“登龙门”?

皇帝又懒得亲手去制衡,那么扶持宦官上位就是顺其自然之事。

因为宦官群体的特殊性,意味着他们获取权势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得皇帝的信任。换句话讲,宦官和皇帝是利益共同体。

宦官虽然能权倾朝野,为祸天下,但唯独不会害皇帝。

但是经过袁绍的血洗,洛阳的宦官几乎被屠尽(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馀人,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曹魏建国后,对宦官也是严防死守。

为了避免宦官重新崛起,曹丕彻底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同时下令宦官担任的最高职务不得超过诸署令(诸署指的是后宫里负责服务的太官、御府、尚方、中藏府等机构,诸署令是他们的负责人)

可以威胁士大夫的重要力量被皇帝自己禁锢了。

别小瞧公公们,他们的政治敏锐度相当强。

袁绍私下密谋时,就被宦官发现,中常侍赵忠曾警告袁家: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

有这帮宦官在,司马师的三千死士是否会曝光?

3、信念的扭转

两汉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引导下,士大夫以忠君报国,守土安民为己任。

就拿皇甫嵩为例。

驻扎长安的左将军皇甫嵩手握重兵,董卓对他很忌惮,为了保证迁都安全,他以天子名义征皇甫嵩入洛阳。

皇甫嵩与董卓之间有旧怨,朝廷之前任董卓并州牧时,要求他把手下的人马交给皇甫嵩,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皇甫嵩为此上书朝廷弹劾董卓。

诏书送达关中,皇甫嵩的长史梁衍建议:董卓霸占京师,擅自废立,现在又征将军您,您如果去了,大则有生命之危,小则受困遇辱。趁现在董卓还在洛阳,天子即将西来,将军可以率众迎接至尊,奉令讨逆,袁绍等人在东,将军您在西,董卓可擒!

从个人利益出发,皇甫嵩完全可以不奉诏,但皇甫氏满门忠烈,其叔父、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从小给他灌输的都是忠君报国的思想。

因此,哪怕前路危险,皇甫嵩依然奉诏入京!

当然有一点需要说明,皇甫嵩没有受党锢之祸的影响。

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

但是更多的士大夫却在党锢之变中与汉家离心离德。

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先后处死,各地陆续被逮捕、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百余名。

还有更多的党人选择了逃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俭,由此还引出一个历史典故:望门投止。因为收留他而被追究灭门的,前后有数十家之多。

后来单骑入荆州、与同郡张俭等号为“八及”(指与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的刘表也在逃亡之列!(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议,号为“八顾”,诏书捕案党人,表亡走得免)

太多名士被党锢之祸所牵连,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黄琬,因党锢在家待了近二十年(遂免官禁錮,幾將二十年)

二十年啊,设想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名牌大学生,信心满满踏上社会,结果政策宣布,你从此不能在任何企业任职,你会不会崩溃?!

要不是黄巾之乱,这帮士大夫永无出头之日,这种时候,你在和他谈什么节操,什么仁义,什么道德,什么忠君爱国,他可能只会回你一个字:滚!

既然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索性追求自我。

这也是“道本儒末“出现的一个重要背景,以强调个体的道家学说为主干,以注重社会功能的儒家学术为枝叶。

魏晋开始,玄谈、纵欲、斗富等行为开始大批量的出现于人物列传中。

所以,只要有人能开出高价,能给出高官厚禄,效忠曹魏还是司马,对士大夫来说其实无所谓。

心态好的就享乐,有野心的则准备取司马而代之(代表人物:诸葛诞、钟会)

有没有解法呢?

有,那就是蜀汉。

皇叔兴复汉室为己任、关公舍弃富贵义气为上,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才能力挽汉人大厦不倾

0 阅读:4
胖猫读历史

胖猫读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