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和微信都升级到了4.0,这次我先不骂了

果核剥壳谈软件 2024-11-14 05:13:35

近期,企鹅家有两款软件进行了大版本更新,一个是国民软件微信4.0PC版本,一个是从QQ衍生出来的办公版本TIM4.0手机版本。

这“爷俩”都进行较大改变,微信4.0用了Qt C++原生跨平台架构,TIM则用了QQ-NT 架构。

微信近期的变化还是挺快的,一直在更新纯血鸿蒙版,同时也把Linux上的界面和功能优化了,还顺手更新了官网的下载页面,一番风风火火的景象。

今天借着这俩软件的更新,来聊一聊国内外大型软件这些年的趣味变化。

从网络手机电脑普及以来。这些巨大体量的软件变化影响,都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以未来的视角来看现在的每一刻,当下体验到的软件演变都是“最新”的史书。

一、“膨胀而简约”的大体量软件

说起来这个微信的QT更新,有小伙伴之前可能听到过,相关的新闻,说QT人才缺乏啥的,怎么又支棱起来了?

其实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腾讯作为一个统称,指代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像是他们旗下的事业群,有众多的事业和产品线,都涵盖许多人和团队,在某个团队发声的时候,一般指的是自己所属的团队,而不是整个架构本身。

之前那是QQ说的,与微信的所属关联不紧密。

个人不用去在乎这些,对于用户来说,换了新的技术架构之后,大家对微信的变化更多的是可以使用黑夜模式(TIM4.0也是新特性),界面变得更加“青春靓丽”了,反应速度也更快,多端的体验更统一。

这些更新之后,会为后续添加更多功能打下基础,如今的软件都是朝着“膨胀而简约”的方向发展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看起来自相矛盾,功能增加和简约也能同时出现在一款软件里吗?其实是可以的。

像是微信,很多老年人就拿来聊天,感觉不到有什么功能复杂,当然说的不是开启了“老年模式”,就是功能上的使用。

但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就知道公众号,订阅号,视频号等一大堆内容,除了内容外,还有小程序和各种与机构绑定程度较高的生活服务,再深入一点,微信还可以是企业微信的连接器,对于游戏运营方来说,它甚至是一个游戏分发平台,结合购物也能附加交易属性,结合嘀嗒清单和笔记软件来说,微信是功能拓展的衍生,类似例子很多。

因为在不同人的眼里,微信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所以这种因人而异“啥都能做”的特性,也被大家戏称为微信OS。

其实不只是微信,像是支付宝等用户量巨大的软件,在扩展新功能的时候,大多会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让用户自己剔除和关闭不需要的方式,来达到功能与不臃肿的平衡。

而到了实在难以分开和需要一个新的软件定位时,就有了TIM这样的分裂体,作为办公版的QQ,TIM分离出成单独的软件后,从大家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出来,TIM的人气是远远不如QQ本体的。

大家当成官方简洁版的QQ使用,就算是调侃,也说的是你们老板用的是微信还是QQ办公?要是问出:你们在TIM上办公吗?——估计瞬间就冷场了。

这样比较尴尬的定位,让官方对其更新节奏也不是很频繁,所以不少听到TIM4.0更新后的朋友比较诧异,纷纷表示这玩意竟然还活着。

二、根深到每个人的生活

活着,那意味着是会消散的。跳出企鹅系来看,你会发现APP们都在分裂,但又彼此独立,各家的“初始科技基因”在保持着他们的独特点。

抖音也会裂变出抖音精选、抖音百科、抖音商城等等,种种尝试。

在软件企业的视角来看,现代人的生活就是基于各种APP之上的,怎么占据人们的设备时间,占据更多的流量入口,始终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为了侵占“对方的地盘”来得到更多人气,则是网络看客喜闻乐见的话题。

360和QQ,TikTok和脸书,又或是优酷和土豆的故事,这并非只是在国内在发生的事情,而是世界的软件演变剧情。

推特——现在的X,在马斯克的管理下也变得更加的模糊不定,它的定位变成了个人创作工具,也是舆论工具,也是个人分享平台,也在增加新的东西,APP与网络平台的命运似乎就是:不断推出新功能来抓出人们的注意力,你不去做,你的竞争对手就会做,抢走你的流量供应,然后枯萎消失。

而巨型软件怎么样才不会枯萎?那就是根深于每个人的生活,尽量与生活深度绑定,社交功能用开源项目搭建一下都有,办公功能哪个公司都能做,区别在于,是否融于生活。

TikTok如果被封杀,对于国外用户来说,换个软件照样刷,只是会生气很长一段时间。但是TikTok要是融于其他国家的生活,在物流和商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较高的时候,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达到的比例越高,对其生活的影响就越大。

工业软件、影视行业的软件、基础软件的更是如此,即使在软件相关的行业的,大家这几年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国界,也不乏一些“荒唐的剧情”。

融于生活的同时,也能不断从广大群众里吸取养分,来不断变得更强,但是这个过程会有一个极限,在认识达到一个极限,占据了所有人的认同共识之后(完成某类软件的任务后),就是终点。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些说法,像是某某公司做不好社交,某某公司做不好内容,某某公司做不好电商,某某公司做不好二次元等等。

但这些调侃不会改变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事实。掌控某个软件领域的话语权,掌控自研,将会是未来大的方向,不管是谁,不管是哪家公司来贡献,底层的工具都最好要有。

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被拔除了生活的供氧管,还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三、还没有出现的软件

以回顾历史的角度来看,软件发展至今还是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在人类历史的占比就更小了,现在还没有出现一款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通用的超级APP。

这就像是语言,人们会因为政策和地区发展差异来构建出不同的软件应用,还要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而在一个地区达到认识极限之后,那么就需要扩展其他领域,或国际方向发展了。

而在这些领域做得比较好的跨国软件公司,在吃瓜群众里叫得上号的国内工具就更少,即使是巨头,放在全球也是很头疼的事情,不过能被广泛地“应用软件”,现在看来似乎是更接近底层的 AI,在以前是想 Siri 一类的语音助手。

正是因为软件在人们生活的占比越来越多,监管也会越来越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会成为更广的共识,软件本身要不断增加新功能的特性又会与其冲突,所以,你能看到微软谷歌天天在国外被各种理由罚款,一个不注意,新功能就被逮住把柄了。

如果你再回过头来看,就能知道微信的地位和它的生存策略了,以社交为起点,以生活为根基不断蔓延到其他领域,与更多真实的人与机构绑定起来,导致时间越久,价值越高。如果你说大型软件们会不会有消失的一天,是会有的,一纸禁令,强制移除,被竞争对手慢慢夺取权重,都会慢慢消失。

而一次次的细胞更替,一次次的软件更新,就和人的皮肤替换过程一样,难以感知却塑造着人。

对于巨型软件来说,可能在某次更新中就有超越对手的转折点,而保持更新,就是留有搏斗的力量。但对于软件来说,缓慢更新是消耗战,厚积薄发攒下一波的更新,迅速将竞争对手的优点拿过来,添加更多服务是更好的打法,这也等同于“新开了一个软件”,闭环了属于是。

大公司们,不要在骂声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0 阅读:1
果核剥壳谈软件

果核剥壳谈软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