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释义: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时依然是旧时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你心像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过客。
苏轼在创作此词时,既有对友人钱穆父的深深关切与惜别之情,又饱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旷达超脱。
钱穆父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苏轼自己也同样命运多舛,多次被贬。
此时二人的重逢,勾起了苏轼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对友人的遭遇,苏轼满怀同情,离别之际的惆怅不舍自然流露。
但是,苏轼一生历经风雨,豁达乐观的性格使他能够超越个人的得失荣辱,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聚散离合。
他明白人生本就是一场充满艰辛的旅程,每个人都不过是这旅途中的匆匆过客,所以在词中他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而悲伤,同时也是在自我宽慰,展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与钱穆父,这两位在岁月洪流中漂泊的挚友,他们的故事,宛如一首悠扬而又深沉的乐章,奏响在历史的天空下。
当他们在京城的城门挥手作别,谁能想到,这一别便是三个春秋。三年,足以让许多事情发生改变,足以让许多人的容颜老去、心境变迁。
但当苏轼再次见到钱穆父时,那熟悉的笑容,如春风拂面,瞬间驱散了岁月的阴霾。
尽管钱穆父在天涯海角踏尽了滚滚红尘,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可他的内心,却依然如那波澜不惊的古井,沉静而深邃;他的气节,恰似那傲立霜秋的翠竹,坚韧而高洁。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离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当那孤帆决定在连夜出发,驶向未知的远方,苏轼心中的惆怅如潮水般涌起。
送行的夜晚,月光淡淡的,云朵微微的,似乎连天地都在为这离别的时刻而黯然神伤。
但是,苏轼并没有让这份惆怅淹没自己,他深知,人生本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在这条道路上匆匆前行,谁也无法停下脚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苏轼对钱穆父的劝慰,更是对自己的告诫。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如同在逆风中前行的旅人,遭遇着各种风雨的洗礼。
离别,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站点,虽然充满了伤感与不舍,但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离别而拒绝前行,也不能因为悲伤而忘记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苏轼与钱穆父的情谊,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他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即便身处不同的地方,心中那份牵挂与理解,却从未改变。
在这充满变数的人生中,他们用豁达与乐观,诠释了友情的真谛,也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只要心中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有一份真挚的情谊,我们便能在这逆旅中,勇敢地前行,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仿佛能看到苏轼与钱穆父在那淡月微云下,举杯道别,眼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离别与挫折时,能够拥有那份豁达与从容,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