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抵达吴起镇,电告彭德怀:佛山坪有个地主武装守堡,灭了他

独坐山巅 2023-07-26 17:53:12

前言

毛主席从一名普通青年到最终发展成为队伍核心、革命领袖,期间经历过无数坎坷曲折,但是,具有大格局、大智慧的毛主席总是能率领队伍转危为安获得胜利。

这样的格局智慧后面就是他独特的性格魅力和个人气质,使他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敬佩,从而形成了奋勇向前、战无不胜的凝聚力、战斗能力。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的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翻越岷山,到达鹿原里。晚上6点,他致电彭德怀、李富春几人:“部队严整组织纪律,没收仅限地主及反对派,违者严厉查处。”

红军为何要东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一直走在抗日反卖国贼的前沿,是我国民族革命碉堡的中流砥柱。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绝不允许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抵制国民党政府的卖国叛变政策,并决定组织全国性抗日的民众运动与在东北地区进行游击战;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布了对日战斗宣言口号,“正式发布对日战争,带领全中国工农红军和社会各界被压追人民群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赶日本军国主义出中国,以确保中国民族彻底的解放和自由。”

1933年1月17日,我党则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名发布宣言,宣布在暂停攻击苏区、保障民生的民主权利和武装人民群众的条件下,中国工农红军希望与任何武装力量签订对日作战协议,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1935年8月1日又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救亡十大纲领,提倡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全国同胞总动员,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者。

自此,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党中央最直接的领导下成功实现长征,使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改革的大本营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大西北发展起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正在进行中长征;红四方面军南进作成遭受到损失,但依然保持着非常大的能量;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战争已经从挫折转为恢复和发展壮大;东北、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同样在迅猛发展中。

1份国民党报纸让毛主席决定前往陕北

1935年9月18日,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来到哈达铺,这儿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地区,由于多产中药成为当地的药品集中地,和荒凉破旧的其他西北小镇完全不同,而且由于农业比较好,农副产品比较多,当地的物价水平也十分的廉价,一头肥猪仅要五块大洋。

毛主席看完这些物价便宜,也看到大家一路上长征早已疲惫疲劳至极,急需要放松和补充营养,因而决定在这儿休息一下,也让大家好好吃,好好喝,在哈达铺休息这段时间里,对红军而言比过年还热闹非凡。

每一次吃饭时,都会有鸡鸭鱼肉,而战士们同样会邀请周边的老百姓一起食用,边吃边聊,让当地村民见到不同的部队,也由此在哈达铺,红军又很成功的招募了超两千名的新战士。

但在哈达铺最大的成就便是毛主席买来的几份报刊,在甘肃哈达铺镇邮政代办所一份两个月前的《大公报》和《西京日报》上,毛主席竟然看到了那样一条消息:陕北军事局势变化,刘子丹徐海东有合伙势。

毛主席看了这个消息后如获珍宝,立即准备赶往陕北,因为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也有全国唯一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毕竟游击战谁都无法意料结果,但陕北有了红军和根据地,那情形就不同了,中央红军如今找到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要是在这儿扎根,所有便会有所不同。

既然方向已经明确,那压住大伙儿心头几个月阴霾瞬间一扫而光,毛主席的心情也是十分的顺畅,带着大家朝着目标启程,10月初,中央红军攻克西兰公路,进到宁夏西吉县境内,10月7日,翻越六盘山,在这儿,心情非常好的毛主席写下知名的《清平乐·六盘山》

风清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主席抵达吴起镇

1935年10月,毛主席同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这边已经成为苏区边界。

吴起镇是个历史悠久古镇,据说战国名将吴起也曾在此屯兵。后改成吴起镇。

红军抵达吴起镇后一天,敌人东北军第三师、第六师和马鸿逵、马鸿宾三十五师骑兵团尾追而至。毛主席获得情报,直戳了当地说:“打退追敌,别把敌人带入根据地!”但敌强我弱,怎样打?毛主席与周总理、叶剑英等反复研究,打算给那些骑兵队一个致命打击,由彭德怀担任指挥。

19日,中央红军进驻陕西省保安县吴起镇。安定下来,毛主席立刻电告彭德怀:“吴起镇已经是苏区边境,此处以东就有红色政权。但吴起镇、金汤镇间的金佛坪又地主武装百余人守堡,拟派队解决之。”

吴起镇因怀念战国时名将吴起而出名,地处于洛河两边,地势向洛河偏斜,有100多户人家,700多口人。这儿的老百姓都过着类似穴居的生活状态,居住在自己建造的土窑洞中,信息闭塞。

红军抵达以后,群众觉得国民党军来,牵牛赶羊潜逃一空。但是镇子墙上有许多“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戴刘志丹”等宣传语。

隔日,有人打探清楚消息,老百姓才发现是红军,相继回到家里。彭德怀这一天也到达吴起镇,决定队伍在这儿休息7天。镇上砚洼山有13孔土窑洞,毛主席、彭德怀几人就住在这里,顺手去处理好金佛坪的地主武装。

国民党军队一直跟着红军背后穷追不舍,20日,毛主席与彭德怀、聂荣臻商量,决定把此“小尾巴”切除。

彭德怀指挥了这一场艰难的战斗。

吴起镇这地方,村与村中间相隔很多条比较深的沟。有些沟深几十米,长数十里。虽说彼此之间可听见报晓的鸡啼,但想到沟对面的村庄去,却需要在沟里爬下爬上走上几小时。

彭德怀观察了这儿的地貌,研究了敌骑兵的特征,运用吴起镇较高的塬深沟,设伏好军力。隐敝随时待命的指战员们,想到从江西瑞金踏出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艰苦转战11个省,整整走了一年,刚刚来到“家”门口,便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打好这长征路上的最后一仗。

无数只发涩的眼睛里面,冒着仇恨的火。早晨七八点钟,不远处黄尘腾空而起,敌人先遣队团杀气腾腾地冲上来,进入红军的伏击圈。

这时候,彭德怀下战斗命令。数十挺机枪一起拉响,手榴弹连续不断的在敌群中炸散,给对手一个迎头痛击,打得敌骑兵到处乱窜,人嚎马叫,狼狈而逃。许多滚下马来的伤员,被乱马活生生踩死,有些腿还挂在马蹬上,被惊马拖着狂跑,把后边的骑兵全都冲散了。

紧接着敌骑兵四个团又扑面而来了,红军更改了战法,各自阻击。战斗十分激烈,从早晨打起,一直打到中午两点多钟。毛主席十分关心这一战,带着战斗科长伍修权等同志,亲赴指挥中心观察状况。当他听见枪响渐行渐远,慢慢稀落,知道敌军已经被击败,才放心地返回宿营地。

这一战,红军共计不过八千人,直接的参与作战的才只有一半,同强悍的敌骑兵作战,并且打败了敌人一个半团,击败了两个团,这在我军军事史上是非常罕见。

过后,毛主席写下了一首六言诗,赠予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气势恢宏的诗,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彭德怀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彭德怀看到之后,把最后一段“惟我彭大将军”改成“惟我英勇红军”,将原句奉还给毛主席了。

毛主席亲自指挥红军主力出征山西

1936年1月上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为筹备进入山西,毛主席下达战前集结令。

2月18至20日,红一方面军下达东征作战命令和补充指示。下令规定,方面军首先战斗任务是:“东渡黄河,以坚定不移手段解决东海岸区域之敌,攻占吕梁山脉各县,最先攻占石楼、中阳、永和等县,破碎沿河壁垒线,控制船渡于我手里,在东岸造成临时性战斗革命根据地”。为实现渡河实际行动的一致性,毛主席特意发布命令:行动“一律20号20时起,以聂荣臻之表为准”。

20日20时,红一方面军分头行动,红1军团及红15军团第81师为北路,红15军团主力为南路,在陕西绥德县沟口至清涧县河口地区,突然发动渡河作战。

战斗迅速掀起,偷渡成为了强渡,战士们没多久将河防攻克。隔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各路突击队员都上了岸,基本没有人员伤亡。渡过黄河险滩后,毛主席挥师分兵数路,长驱东进,一路上靠近中阳,偷袭柳林。

毛主席本人于21日拂晓上船渡过黄河,天大亮时,毛主席坐到皑皑的白雪上,端起一盒子小米饭和冰冻的咸菜,吃的津津有味。

毛主席率东征军在黄河东岸站住脚,他并且为着急东进,反而是背倚黄河,作牢固之势,慢下来巩固刚获得的这篇主阵地。

毛主席指挥红军由陕北进入到山西,试图深化推进,彰显出一位大战略家的大智谋。陕西离北平、天津比较近,坐落于黄土高原上面,有俯瞰中原地区之势。

他的雄心勃勃,想逐步向太行山长治地区前行,只不过兵力欠缺,他战士还不可能走得这么远。不过后来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并逐步稳步发展。

随后,毛主席这一步的提前谋划,对之后抗日战场、释放战场的战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