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生命属于人民,让生命的火花放射光芒,勇敢天真,毅志如刚,大时代儿女,你不屈挠,你不屈挠……”
每当我轻轻哼起这首《生命的火花》时,便把我的思绪带入到难忘的60年前的夏天。
1965年7月8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背起行装,穿一身草绿色军装,我和我的天津兄弟姐妹们1000多人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
这是一群稚嫩的、血气方刚的、心像火一样炙热的男女青年,离别生我养我的父母,告别霓虹闪烁的海河之滨,向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上挺进。
上车后我庆幸自己当了一名军垦战士。因我视力不太好,只有0.6,报名后我和最要好的朋友张小倩商量好,检查视力时让她偷偷帮我比划视力表上的“E”朝哪一边,结果1.0过了关。
当时我的个头也不够高,穿一条超长的裤子,鞋后跟垫了很多棉花增高。这一招还真灵,也闯过了关,就这样我终于被录取了。
在我们临出发前,兵团带队的张连长为我们作报告,他讲: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具有延安时期南泥湾大生产革命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是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
王震司令员率领三五九旅及解放大军进驻新疆,解甲归田留在新疆屯垦戍边。
我从小喜欢解放军,虽然我是个女孩子,但我一点也不娇气,别人都说我有点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和性格,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我向往军事化生活,当即下定决心去边疆,接受脱胎换骨的战斗洗礼。
列车像一匹脱的缰野马,沿着京广线跃出冀中平原。夜幕降临后,除了闪过星罗棋布村庄灯光外,只听见车轮与钢轨接缝碰撞的有节奏的哐哐声。
喧闹了一天的车厢渐渐平静,随之年轻人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梦乡,我的思绪又飞回到临行的头天晚上,我家的外屋,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此刻赶制一件拆洗的旧棉坎肩。
母亲对父亲说:“二丫(我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从小就心高,虽泼皮胆大,但没出过远门,新疆“天高地冷”,只要把前后胸护住就不容易生病。”
母亲的一生同所有中国女人一样是勤劳的一生,她宁愿少吃少喝,也要挤出点钱,买块肥皂把子女们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
看到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孔,因生活压力而过早驼了的背和她那粗糙长满厚茧的双手,慈母般的心,为女儿远征细密缝制的针脚,我不禁鼻子发酸,热泪满面。
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安慰母亲说:“好儿女志在四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经经风雨,见见世面也是好事。”
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半军事化管理,不能请假,交班后才到车站来送我。
列车徐徐启动,他满头大汗才赶到。我高声喊一声:“爸,你怎么才来呀?”,他二话没说,解开上衣口袋,掏出10斤全国粮票和30元钱。
我死活不要,我心里明白,那是我们全家生活费啊!母亲再次叮嘱,你一人在外独立生活,要穿暖,要吃饱,而父亲最多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在外靠领导,靠组织。”
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农业贫穷,工业落后。而我们这些离校不久的学生,有的是解脱家庭生活压力,半路失学,更多是像当年战争年代那样实现远大理想去边疆干一番事业。
列车在兰新线上缓缓前行,穿过咆哮的黄河,穿过沉睡的祁连山,越过万里长城西部尽头——嘉峪关,使我们的心情想起庄园先生所描写的“梦中黄河”。
我虽然生于华北,而生平没到过黄河,想见惊涛骇浪,咆哮东流的壮观,岂能不生异乡之思,虽人在都市,却无法感受西北草原,祖国山河之大,黄河在我的血脉中奔流,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走千里。
哈密车站到了,临时停车加水,前方仍是浩瀚无际的戈壁滩,我和中队长陶家瑞、孙逊、王晴等跳下车,用鹅卵石在山包上摆下四个大字“志在边疆”,并在日记上写下我的誓言:
“开弓没有回头箭!十匹马难拉我回头。志在边疆守国土,少年壮志不言愁。继承革命好传统,要把新疆建设成美丽富饶的地方。”
我们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北屯,三连是187团里的值班连队,担负着边生产边军事训练的任务。
一切编制都和部队一样,早晨号声一响起来,立刻到操场列队出操跑步,然后回来洗漱,吃早饭,出工,晚上还要开连务会、班务会。
总之,每天都很紧张,我们连共设立了两个排,六个班,称之为炮排,男排三个班,女排三个班,共六个班,炮排共六门“五七战防炮”,全部由知青和连里青年组成。
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还轮流站岗、值班,主要是保护连里安全和6门大炮。男青年值班还好,我们女同志值班到了夜里特别害怕,主要是怕狼。
这里没有电,晚上漆黑一片,你站在戈壁滩上只是满天的星辉能给你带来一点光亮。
我们背着枪在连里来回溜达巡视,站在6门大炮跟前笔直地站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可害怕了,再加上冬天又冷,远处的原始森林里不时地还传来阵阵的狼叫声,如同小孩哭声一样。
但凭着军垦战士的一种责任始终坚守岗位从不脱岗。
冬天到了,我们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排长带我们列队,练瞄准、练射击,讲“五七战炮”的原理构造及操作原理,让我们尽快掌握后演习,每班发三枚炮弹进行野外射击,进行实弹演习。
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决心好好练习争取过一把打真炮弹的瘾。
为了这一天,我们就天天的摸爬滚打,不辞辛苦的练呀、跑呀、瞄准呀,每天晚上都特别的累,那时年轻睡一觉起来就轻松了。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我们掌握了基本操枪的要领,弄懂了打炮的动作和规范。
在一次步枪射击考核中我们都打出了优秀的成绩。连长不但表扬了我们,还叮咛道:“一定要以实战出发,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突然一天夜里近两点来钟,连长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哨声,听后,所有值班排的各个班立即起床摸黑穿上衣服,背上行李,背着枪、挎包和洗漱用具等赶紧跑向操场集合。
时间才不到两分钟,你再看每个人衣服反穿的、腰带忘扎的、鞋子穿倒了的,有的连袜子都忘穿了。
这时连长宣布:“团里命令,在团部附近有特务在行动,大家做好准备,向团部出发!”
连长一声令下,全体战士一路小跑地往团部进军,可心里也有点怕,太紧张了。
跑到半路时,我实在坚持不住了。因为我个子小,比支长枪高不了多少,身上又背着很多东西,视线全叫背包和身上所有东西挡起来了,哪还看得见人呀,再加上冬天雪地又特别滑,我穿的是从天津买的轮胎底的条绒棉鞋,根本无法跑起来。
走路都得慢走,太滑了,我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张着大口呼吸,感觉肺都快炸了,可还得跟上队伍跑,因为这是当作战斗演练,我又是炮长,不能掉队让人笑话,必须坚持住。
但跑得我实在不行了,我真想当逃兵了,给处分就给处分吧,怎么批都行,反正不能把我跑死了。
这时嗓子也发干,咬牙在坚持,大伙也都在听着连长的命令整齐的跑着,多么盼着连长快点下命令“停止前进”呀,没想到他倒喊了声“团里来信让咱们尽快赶到,大伙加快速度!”
天哪,不但不停止反倒来了加快速度!就这样命令如山,必须服从,继续头昏脑胀、气喘吁吁的跟上队伍前进,心想当兵太不容易了。
坚持就是胜利!这种信念激励我再坚持住,这时只听连长一声令下“前面有情况立即卧倒!”。
哎呀!可下命令了,什么卧倒不卧倒的,哪管姿势呀,我一下仰面朝天地躺在雪地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粗气,眼看着满天的星星都在转。
可停下来了,连长就是不让出声,那时谁也不敢说话,都在雪地里趴着等待命令。
过了一会儿,传来了命令:“警报解除”让我们赶回连队,这时当我慢慢起身后才发现我整个身子都趴在一堆牛粪上了,当时累得我也顾不上了,就是大粪你也得趴下,这次总算胜利完成了紧急集合任务,同时也受到了连里的表扬。
一周后,我们又准备去野外实弹演习,6门炮每炮可打三发炮弹,这可是真炮呀,不是平时训练的那种教练弹,心里又高兴又紧张。
那天我们全副武装,头上戴着用草编的帽子,用6辆汽车拉着6门大炮,我们坐在车上还真神气,跟正规军一样。
到了很远的戈壁滩上,目标瞄准了远处的山头,这次是打固定目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连长一声令下:“各炮注意,方向×××顺发引信”,装炮弹,向左×××向右×××。
连长下命令,各炮长复述口令,瞄准手掌握瞄准镜,对目标、对方向,剩下就是一炮手、二炮手、三四炮手装填炮弹,这时一声“击发”!只听“轰”的一声炮弹打出去,只见对面山头一阵浓烟,连续三发炮弹打出后,全部击中了目标。
6门炮百发百中,整个一个大满贯,全体优秀!大家高兴得跳起来,这打炮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真过瘾呀,由于成绩好,平时训练又这么刻苦,连长决定回连后好好庆贺一番。
大家听后特别高兴,忘记了紧张和疲劳,一路欢声笑语向连队驶去。
(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书目:《在那梦牵魂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