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老贝《春天》,走马烟花扬州

鹰瞳的世界 2025-04-01 14:54:46

今天愚人节,农历已到三月,那就随着笔者东拉西扯忽悠一番吧!

忽然一夜春风来,柳枝新绿,花也热热闹闹地开了。人们忙着食春饼、摘春菜,当然笔者没有忘记听那些充满春之生机与律动的名曲。

一夜春风来,柳枝新绿▲

在古典音乐世界里,从不乏咏唱春天的名篇,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恐怕要属贝多芬的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rühlingssonate)。

这是“乐圣”早期的作品,完成于一八00至一八0 一年间,因其明亮、欢愉、热烈而充满生命力,过去两百多年间常演常新,众多著名演奏家都曾留下关于此曲的经典诠释。

甫过而立之年的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了极为成熟的创作技巧。全曲四个乐章,小提琴与钢琴的互动流畅生动,仿佛恋人间的亲昵对话。第三乐章诙谐曲仿若早春清晨草丛里凝成的露珠,迷人、俏皮、转瞬即逝。每每聆听此曲,总能被轻而易举地曳入那一重无忧、欢愉的情景中,忘了烦忧。

贝多芬的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CD▲

作曲家本人并未命名这首作品,只是将它题献给自己的一位艺术赞助人。

贝多芬离世之后,音乐评论家因此曲的热烈与活力,为其取名“春天”并流传至今。与浪漫派作曲家不同,信奉古典主义的音乐家们通常不太乐意用所谓的“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即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和意旨)来框限观者的想像边界。确然,若不理会“春天”这名字,我们可以在这部小提琴奏鸣曲的旋律流转之间,听见童年、听见爱情,或是林畔湖边的一幢小木屋。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历来著名的演奏家留下的录音版本,不论节奏、急缓快慢或是高低起落,都不尽相同,为这部名曲扩阔及延展了生命力。

海飞兹(小提琴)、艾曼努埃尔—贝(钢琴)的《春天》,热情如火;谢霖(小提琴)、阿瑟—鲁宾斯坦(钢琴)的《春天》,诗意绵延;我更偏爱的,则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奥伯林(钢琴)以及帕尔曼(小提琴)、阿什肯纳吉(钢琴)这两对拍档对此名曲的诠释。帕尔曼是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的学生,阿什肯纳吉是奥柏林的学生,师徒间的传承确有体现在前后相隔十数年面世的唱片中,而更多的是两代传奇音乐家诠释同一作品时显见的风格差异:前者更重理性,思虑周全;而后者更偏感性,恣意浪漫。

这也正正是音乐的妙趣,既可带领我们溯流而上,亦能左右顾盼。也因如此,我们虽不得亲赏两百年前的春日盛景,却能从流传至今的乐音中,听见那时的雨霁与花开。

贝多芬《春天》CD▲

前言少叙,书归正传,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农历阳春三月正是扬州最美时节。

大诗人李白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可谓扬州最好的广告词。“亭亭玉立”的瘦西湖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私家园林个园胜在有春夏秋冬四季山体;早茶“饮茶如筵”品类繁多制作精细,都让人感受到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春天的扬州,人比花还多。为了游玩而不是观人潮,最好就是晨游瘦西湖。

晨游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在河两岸建造了许多水上园林。

和西湖开阔的湖面不同,瘦西湖的特点是湖面曲折瘦长,在以瘦为美的今日,名字上占了优势。

走进瘦西湖南门,迎面而来的就是“长堤春柳”的景色。若把瘦西湖比作女子的脸庞,那么两岸的垂柳就似披在脸旁的秀发。

春风里,大如玉盘的琼花最夺目,琼花现在是扬州市花,每朵琼花上八朵五瓣大花环绕着中间白珍珠般的小花,具有“若蝴蝶戏珠,似八仙起舞”的美誉。相传隋炀帝杨广酷爱琼花,在位14年间曾有13年在扬州观赏琼花。

瘦西湖琼花▲

走进徐宝山祠堂“徐园”的圆形拱门,瘦西湖园中园的大幕就被拉开了。过了一座红色小木桥,“小金山”出现在桥的远端。小金山山顶的“风亭”,是全园的最高点。

徐宝山祠堂“徐园”▲

小金山向西有一条长堤,长堤尽头伫立着名叫“吹台”的方亭。相传乾隆皇帝曾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

“钓鱼台” 的横匾由书画家刘海粟所书,廊柱上对联则是书法家启功的墨宝:“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翻过藕香桥,不远处就是瘦西湖著名的五亭桥。五亭桥集桥与亭于一身,五亭相连,空中看,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说西湖五亭桥▲

五亭桥的前方有一座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石拱桥,这就是瘦西湖著名的二十四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瘦西湖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小而精致的公园。周围没有高大的现代建筑造成的视觉污染,这是因为扬州有老城里的建筑高度以文昌阁高度为限的规定。瘦西湖大门的对联“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对它的景色做了最好的总结。

瘦西湖著名的二十四桥▲

提起扬州餐饮,最容易想到的是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固然好,但到扬州只知道吃扬州炒饭那就亏大了。扬州人常说的“早上皮包水”指的是喝早茶。和广东早茶自助的方式不同,扬州早茶将饮茶与筵席相结合,大家称之为“饮茶如筵”。从凉菜到炒菜,到各式点心,到主食、水果一应俱全。典型的菜品有水晶肴肉、盐水河虾、文思豆腐、烫干丝、大煮干丝。

最有特色的是皮包水大汤包。大汤包皮薄汁多,可以用吸管在包子皮上凿个洞,吸食高汤。比较有挑战的传统方法是拎着包子的顶部,轻轻将包子提起来,再慢慢地移到碗边。用牙在包子皮边咬个小口,慢慢吸取高汤后再吃包。

扬州“皮包水大汤包”▲

中国四大名园的前三位是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在扬州,第四位要留给个园。

个园是由大画家石涛和尚所建的寿芝园发展而来。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大盐商黄至筠买得并重建。黄至筠十分喜爱竹子。竹子四季常绿,竹虚心体直而节贞,根本牢固,正是君子立身处世应有的风格。一组竹叶有三片,形以“个”字,个园也是他名字里的字,这就是“个园”命名的由来。

四大名园之一——个园▲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南部住宅、中部花园、北部观竹区。

住宅区的宜雨轩,是主人待客之所。房子的窗户使用了当时十分金贵的进口大玻璃,四面通透,坐于轩中可以欣赏全园美景,其最大特色,是集春夏秋冬山体于一个园林。其中个园竹林的“竹西佳处”,出自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个园竹林的“竹西佳处”▲

短短的扬州之行,可以感受到扬州在打造城市上的确花了一番心思。

古园林的修缮,宅院整合,花卉的种植,餐饮的提升都下了大力气。为了方便游客,扬州政府机关停车场、单位食堂在双休日向外地游客免费开放。这些便民措施让大家对扬州刮目相看。

当然,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用书画诗词给扬州的加持与宣传也不能忽视。诗人李白更成功地将烟花三月和扬州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成为了扬州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广告词。

诗人李白游江南▲

历史上赞美扬州的诗词多不胜数,我人确认南宋·姜夔《扬州慢》最入心。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南宋·姜夔画像▲

姜夔这阕《扬州慢》的写作背景是当时扬州被金人侵袭后,多年来一直是荒城。

曾经的淮南左路首府、旅游胜地,如今已经是这般景象,怎么不叫人惋惜?就算杜牧再牛,能写出“春风十里扬州路”和“十年一觉扬州梦”那样的佳句,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估计除了震惊之外也无法多说什么。那桥、那月、那花都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赞扬州▪七律》——佚名

春风拂柳绿扬州,古韵悠长岁月悠。

瘦水轻波摇画舫,琼花香径醉心头。

亭台错落园林美,歌舞升平市井稠。

千载繁华今胜昔,诗城处处韵风流。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鹰瞳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