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原本我们都以为,主持人应该是最光鲜亮丽的一批人,令人难以企及的体面工作让他们总是高人一等。
但是现在我们才发现,所谓的光鲜亮丽只是表象罢了,即便是主持人,也和我们这些社畜没有分别。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6ed6daecb3aade84cdc6be17d11c98.png)
前不久,知名主持人王瀚被电台裁员,工作7年,每天只赚240元。本以为已经够倒霉了,却没承想自己竟然不是电台正式工,连最基本的赔偿都拿不到!
王瀚,一位专业的电台节目主持人,曾工作于“江苏武进区融媒体中心”,主持过《瀚说千年》和《郭王来了》两档电台节目。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这些节目,但在武进区融媒体中心,这两档节目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f0401be46b63dc7b6f92c2bc2da842.png)
毕竟现在各类新媒体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大肆冲击着旧媒体,小电台也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在大势所趋之下,电台又未尝不算受害者之一呢?终于,裁员的风还是刮到了王瀚的面前。
2024年年底,做了2500多天电台主持人的王瀚在社交媒体宣布,自己被迫告别了主持人的工作。
而单位所给到的解释,就是上述所谓“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电台收益不好,只能迫不得已选择裁员这条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1e447ff3e302637137739a5fd77c62.png)
这本无可厚非,王瀚也表示接受。但问题是,在离职收尾阶段,王瀚根据国家及单位规定,合法索要赔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不是电台的“合同正式工”,而是“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在这几年非常火,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派遣工人到该单位工作。这本来是国家给用人单位的一项福利,降低他们的用人成本,但因此而衍生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刻。
王瀚的事情就是典型的例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e164663ffa1429badfa39ee4207792.png)
作为单位的“劳务派遣工”,他和武进区融媒体中心并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真正的劳动关系是他和他背后的劳务派遣公司的。
也就是说,和武进区的电台有劳务关系的,不是王瀚本人,而是王瀚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
这可就麻烦了,根据相关的规定,劳务派遣工不能算正式工,自然也就不会有离职赔偿。
如果王瀚是直接受雇于电台的话,在被裁员之后,他可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向电台索取“2N赔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15166d1b105f36ea06cc802f8ac3c1.png)
何为“2N赔偿”?就是王瀚在电台工作的年限与电台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相乘,最后再乘“2”。
在单位兢兢业业工作7年的王瀚,每个月工资要超过4000元,如果他可以获得“2N赔偿”,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奈何他不是合同工,无法依法依规地向单位申请这部分赔偿。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23岁就在电台工作的王瀚,难道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是正式工吗?明知道自己只是派遣工,为什么还要有意向单位索取赔偿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33483f9dadf47142db437d9aebd5d1.png)
针对这个问题,王瀚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说:“工作7年,我签了3次合同,都不知道自己是派遣工。”
这就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了。
作为一名成年人,对各种合同和自己的利益有关的事情,应该要拥有绝对的敏感度。更何况他又是一名“高知人士”,不可能看不明白合同,也不可能不去看合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d8160e6636c4628dc086a699c8929c.png)
对此就有很多网友和博主纷纷质疑。有人说王瀚绝对知道自己是派遣工;也有人认为王瀚连劳务合同都不好好看看,也难怪被裁员。
当然,也有人将目光放在电台身上,认为合同上可能有什么披露,这里我们不便讨论,懂得都懂。
在王瀚离职得知“真相”之后,他便表示自己不服,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维权,要申请劳动仲裁,一定要得到自己“应有”的赔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6a9cf5082a3a07e35adc1bbc258fea0.jpg)
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专家认为,他想要获得“2N赔偿”的想法,未必会得到支持。最多只能获得“1N赔偿”,或者只能获得大约2万元的“经济补偿金”。
具体的后续我们再持续关注。
但这件事情揭露了现在职场的很多问题,其背后牵着的东西,也许更值得我们讨论。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铁饭碗”,即便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讲出去也比较有面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08fa061a0511c25d29de8afc7e416c.jpg)
但从王瀚被裁员的事件上我们发现,有些工作,工资不高是真的,所谓的“稳定”却不是百分之百的,你仍然有被裁员的可能性。“面子”会有,但却并不“体面”。
不管有没有离职,对于王瀚而言,他从始至终都只是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做着辛苦的工作,失去空闲的时间。
他说:“我也不想生病请病假,有事请事假,不想自己人生的大多数休闲时间都在请假中度过。”这又何尝没有说出大多数工人的心声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d32641fb8e78814da09847a7666485.png)
而失业之后,带给他的更多的应该是焦虑和来自家人的担心。
为了生活,他只能顶着“30岁的高龄”,去从事最基层的工作。做过工厂的流水线工人,做了快递分拣员,还去拍了浮夸的短剧,还将目标投向了自媒体。
当然,这些工作对于他这种高知人士来说,只能算是“体验生活”,他真正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失业之后的大多数时间,他都留在了家里,帮父母经营那间小超市。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啃老”的圈子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63b49e6fec089fcc0aca713745e93d.png)
他的父亲还算看得开,毕竟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更不是努力工作就能决定的。
唯独他的母亲,在听说他被裁员之后,默默流下了眼泪。她心疼的不是儿子失业,而是儿子在此之前所失去的“荒唐的七年”。
光鲜的工作,最后落得个草草收场的地步,逼迫王瀚只能落魄地回家,过啃老的生活。逝去的七年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除了听起来体面的工作和一身的疲惫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任凭哪一个母亲,也不会不为孩子的这种遭遇所动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71df6ada53d9872ae40c13380de582.jpg)
过去无法挽回,而未来可以改变。前车之鉴就在我们眼前水灵灵地发生了。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在职场上一定要睁大双眼,分清对错,看清未来,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
更不要被一些乱七八糟的合同坑害了自己的青春和未来。讲到这,不妨也把你在工作中遇见的糟心事拿出来讲一讲,兴许能获得破局的答案。
祝好运。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川流趣谈
——完——
参考文献:搜狐网——震惊!30岁主持人王瀚被裁员,职场潜规则曝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d4fe4f881c47dcc2da54bb1e025418.jpg)
搜狐新闻——30岁主持人惨遭裁员,自曝1小时仅赚120,工作7年只是劳务派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a226848ea77c5705705436d564f2a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