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舰艇退役能保存下来并不多,多数都被拆解。能有幸保存下来的舰艇依然会面临锈蚀的考验。如何去维护,还需要后期大量资金投入。
作为博物馆的潜艇
纪念物:美国SSG-577“黑鲈”(“Growler”)号潜艇,“灰鲸”(“Grayback”)级
状态:水上博物馆潜艇
位置: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无畏号海空博物馆”(Intrepid Sea-Air-Space Museum)
开放时间:1964年之后
潜艇下水仪式,1958年4月
1958年,美国海军加入了两艘配备“雷神”巡航导弹的柴电潜艇:SSG-574“灰鲸”(Grayback)号和SSG-577“黑鲈”(Growler)号。它们实际上属于同一类型(被认为属于“灰鲸”级):双壳体结构、七个舱段,具有相同的主要武器和设备布局。两者的唯一区别在于鱼雷发射管和柴油发电机的数量。
携带巡航导弹的潜艇SSG-577“黑鲈”
与通过改装同名战时建造的鱼雷潜艇而成的“金枪鱼”(Tunny)和“刺尾鲷”(Barbero)巡航导弹潜艇不同,“灰鲸”(Grayback)和“黑鲈”(Growler)是特制的舰艇,属于鱼雷柴电潜艇SS-576“镖鲈”(Darter)的改进型号。
“走廊式布局”
信息补充:潜艇SSG-577“黑鲈”于1955年2月15日在美国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1958年4月下水,1958年8月30日正式服役。
潜艇被拖往博物馆停泊处
这两艘潜艇(“灰鲸”和“黑鲈”)的主要武器是从1955年开始装备的“雷神-I”型巡航导弹,设计用于打击地面目标。导弹全长10.1米,起飞重量为4.65吨,配备常规或核弹头,具有亚音速飞行速度,射程为400公里。
“雷神”导弹发射
潜艇上的巡航导弹被放置在两个坚固的容器中(每艘潜艇各有两个),这些容器位于潜艇前端的加高结构上,因此艇艏呈现出水面舰艇的半甲板形状。
(天狮星Ⅰ式)Vought SSM-N-8A雷神I导弹在潜艇上
巡航导弹的发射在水面上进行,使用可旋转的平台。每个导弹容器可以容纳两枚“雷神-I”导弹,或者一枚“雷神-II”导弹(这是一种超音速导弹),原计划用其替换亚音速的“雷神-I”导弹。然而,由于从美国潜艇上使用水面发射巡航导弹的前景不佳,“雷神-II”导弹最终未被列装。美国在潜艇导弹技术上的优先发展方向转向了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
博物馆中的展品潜艇
正如所述,“黑鲈”号潜艇与“灰鲸”号潜艇一样,曾搭载“雷神-I”巡航导弹执行战斗任务,但这些导弹在1963年被撤出服役。之后,“灰背”号潜艇被改装为登陆运输潜艇,而“黑鲈”号潜艇于1964年被转入后备役,尽管在三年前曾进行过现代化改装。
可能的导弹舱
在拥有导弹的潜艇服役后,“黑鲈”号从横须贺基地(日本)出发,进行了8次战斗巡逻,任务区域为太平洋的北部和西北部(沿苏联边界)。1961年,该潜艇完成了现代化改装——安装了带有液压发射系统的艏部鱼雷发射管,将指挥塔的高度增加了三米,并配备了新的电子设备。
控制台
信息补充(此类潜艇的规格):排水量(浮出/潜航)为2540吨(改装后为2770吨)/3515吨;最大长度为97.2米,最大宽度为8.8米,平均吃水深度为5.8米;潜水深度为210米;艇员编制为84人;采用双壳体结构设计。动力装置为全电力推进的柴电系统,3台1500马力柴油发动机,2台2700马力电动机。航速:最大水面速度为12节,水下为15节。航程:水面11000海里/水下300海里,速度为10/3节。
潜艇鱼雷发射管
“黑鲈”号于1964年5月25日从海军现役编制转入后备役,曾计划用于武器测试中的水下靶船。然而,正如媒体报道所述,这艘潜艇最终被“无畏号”博物馆拯救,成为纽约港口中的博物馆展品。
舵控制系统?
信息补充:武器系统:4枚“雷神-I”巡航导弹(从旋转平台上进行水面发射);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个在艇艏,2个在艇艉),装备24枚Mk14、Mk16、Mk37鱼雷。
艇艉鱼雷发射管
控制台
参观结束,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