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如果银行金库不小心失火,里面堆放着的10亿现金烧成灰,银行可以直接跑去印钞厂加印10亿急用吗?
事儿只要涉及到钱,还真没想的那么简单!
烧掉10亿!补上这么简单?在很多人的心里,银行每天都在跟钱打交道,10个亿8个亿的根本就不在话下,赚钱也是如流水一般,要不工商银行咋能凭一己之力杀入世界五百强呢。
其实银行还真没老百姓想的那么有钱!一般银行的金库存放现金数额不会超过500万人民币。
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500万天文数字,但对银行来说10亿确实不多,但已经足够维持日常运转了。
银行的现金主要是为满足日常业务需求准备的,大规模的资金往来并不会在银行金库中以现金的形式存放,而是在央行的账户里通过数字形式结算。
所以一把火烧掉10个亿的情况也只能在电视里才能发生,就算我们计算极端情况,确实有10个亿被烧成了灰,银行也不可能单单凭一个电话就能给印钞厂下命令。
我们在人民币管理上有一套十分严苛的流程,就算是真正发生了火灾,也必须通过完整的认定程序确认这些钱在火灾中烧毁了,才会考虑重新印制的可能性。
如果金额较大更是需要层层上报审核,中央才会批准决定是否印制新钞。而且法律对于这种情况也有了具体规定,如果商业银行在日常操作中由于某种原因损失了大笔资金,是需要自行承担这个损失的。
如果是因为失火这种银行管理不善、或违反操作流程导致的资金损失,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现实里曾有一次运钞车失火事件,车上的60万现金就被火烧掉了一部分,虽然保险公司部分赔付了损失,但是对于涉事人员的处理也是十分严格的。
纸币发行权的起源所以这个事情的关键是在于,商业银行根本就没有货币发行权。自古至今,从有了纸币的那一天开始,货币的发行权就是关系到国家金融秩序的大事情。
这还得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起,宋朝初年,四川地区一度是铁钱的天下。可铁钱重,体积大,携带起来非常不便。
大宗交易的时候,商人得推着几车铁钱才能完成一次买卖,给交易带来了诸多不便。
精明的商人们脑洞大开,在当地一些有信誉的商铺存下铁钱,换来一张张交子,也就是类似于存款凭证的纸质票据,手握交子就能在其他地方随时换取铁钱。
这就是纸币的雏形,最初交子只是商人们自己私底下用的,后来一些商铺发现这是个好买卖,便开始专门从事这种交子兑换业务。
随着商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兑换业务也越来越红火。
可问题很快来了—有些商人动了歪心思,滥发交子,没等客户存钱,就直接多发一些交子出去,等于透支消费。久而久之交子信誉受损,频繁爆发兑付危机。
当地官府看着情况不对,派了个官员张咏来进行整顿,国家开始正式进入纸币的发行,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交子是一套官督商办的制度。
特定信誉好的富商可以在官府的监督下发行交子,但依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后来官府直接接管了发行交子的权力,宋朝政府设立了官方的交子务,这才算真正管住了滥发货币的现象。
货币发行权只在私人手里进行了很短的时间,就被收归到了国家手里,这一点在今天更是明晰。现代社会中,印钞厂只是国家发行货币的一个工具,根本就没有印刷自主权。
商业银行印钞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是不被允许的,印钞涉及国家的整体经济稳定和信用体系,随便印钱会引发超级通货膨胀,烧掉10亿就印10亿,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稳定。
因此人民银行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货币的供应量,而不是一有损失就靠印钞解决。
如果没有充分的依据,大量印钞只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变多,市面上的钱多了,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如果没变,只会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大爆发。
人民币发行的规则那我们的人民币到底是以什么为指标恒定发行量的呢?
这个过程涉及到非常复杂的金融调控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简单点说,央行在决定印钞之前,必须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大局,不仅要看当前市场的需求,还要确保通货膨胀不会因为印太多钱而失去控制。
央行的印钞行为,本质上是为经济体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如果市场上的钱太少,经济就会卡壳,企业和个人就没钱进行投资和消费,经济增长就停滞了。
但如果钱太多,市面上的钱就会泛滥成灾,钱不值钱,物价飞涨,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央行印钞的行为,其实是根据GDP的增长情况、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以及物价的变化等国家宏观经济数据谨慎再谨慎,权衡再权衡之后作出的决定。
而且现代金融体系里真正流通的钱,大多数并不是以纸币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在银行账户上看到的数字,绝大部分是央行根据整个经济体系的信用扩张所派生出来的。
当把1万元存进银行,银行会把这笔钱的一部分借贷出去,贷款人拿到钱后又把它存进另一家银行,如此往复之下实际市场上流通的钱,就会远超央行最初印出来的数额。
这个复杂的派生机制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一部分,经济新闻提到的M2就是指这种包括银行体系信用派生出的总货币量。
假设银行真的不幸烧掉了10亿,央行是否要重新印10亿吗?也还真不一定。
除去前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己的责任承担相关损失之外,只有当损失特别巨大且无其他弥补手段时,央行才会考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批准新的印钞需求。
货币是否重新印制还需要考虑当时的经济环境,如果当时市面上货比较多,在央行的计划中本来就有销毁部分货币的打算,那自然不可能立马重新印制。
再重新印钞之前,还需要多层级多流程的核实钱币的真正去向,新发行的钞票都有自己独特的编号和管理方式,旧的钞票在被烧毁之后会在央行的数据库中被注销。
相应的新钞在进入市场前,还会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验证,确保这些新钞和市场上原有的货币不会发生任何冲突,这背后的流程比想象的可要复杂多了。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货币如今已经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数字人民币,是世界上率先由央行主导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之一。
既然纸币有物理损毁的风险,那数字人民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货币形式,是否会在未来彻底取代纸币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确实具备一些传统纸币不具备的优势。它免去了纸币在运输、保存中的物理风险。
不用担心钞票被火烧了或者泡了水,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电子化的环境中完成的,非常便捷。
在反腐和金融透明度方面数字人民币也有独特的作用,每笔交易都可以追溯,一旦发现可疑的大额交易,监管机构可以马上介入调查。
假如未来全面推广数字人民币,那烧掉10亿这样的问题几乎就不会再发生。
不过数字人民币的优点很多,但这并不代表它能彻底取代纸币。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纸币依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逢年过节时长辈给孩子们包的现金红包,结婚时随礼用的红包,这种场景中的现金不单代表着经济价值,更多的是表达祝福和心意。
相比起冷冰冰的数字,有些文化和传统习惯对纸币的依赖仍然存在。
还有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问题。数字人民币的推行依赖于高速稳定的互联网和先进的支付系统。
在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如果网络中断,数字支付手段就会陷入瘫痪,这个时候纸币作为无需网络的支付工具,依旧有独特的价值。
所以就算是数字人民币会在未来占据越来越重的比重,但在我国的金融体系里,纸币仍然不会完全消失,二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
结尾现在关于文章开头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应该已经明了了。钞票的发行权由国家牢牢掌控,并不是商业银行随便可以决定的。
如果真有损失,要先经过完整的验证和申报程序,央行的批准也是基于严格的货币政策决策流程。
现代金融体系的复杂程度远超普通人的想象,纸币发行的每个环节都要精确计算,绝非随随便便印钞就能解决问题的。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逐步推广,未来的支付方式必然会发生巨大变革,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货币制度的根基始终与国家经济命脉紧密相连。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会看到一个纸币与数字货币共存的新金融生态系统,那时烧掉10亿的情况可能只是一个笑话了。
信息来源:
纸币发行权:从商办到官办,从自由到垄断 格物资本 2020-08-02
第六套人民币即将上市?官方辟谣 光明网 2024-09-22
境内外人民币债券“双响炮”:发行量猛增背后多重新变化凸显 证券时报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