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染黑肉+回收剩菜!记者卧底杨铭宇黄焖鸡后厨吐了

宏哥探商论道 2025-03-17 05:50:33

老铁,你昨天点的黄焖鸡,可能是一锅隔夜剩菜加色素染黑的牛肉!吃坏肚子怎么办?店员甩锅饭店,跟他无关!这可是全国6000家店的连锁巨头啊!今天的内容,咱们就来扒一扒:从国民快餐到“黑心厨房”,杨铭宇黄焖鸡是怎么把消费者的信任炖成一锅馊水的?

三天前,新京报记者暗访河南多家杨铭宇加盟店,画面直接让人反胃。发酸的香菇泡一泡继续用,发黑的隔夜牛肉加点色素秒变新鲜,甚至把顾客吃剩的菜回收再加工。大量店员连健康证都没有,徒手抓食材、烟灰掉进锅里都是常规操作。有员工还自豪地说:“我们这儿的规矩就是剩的先卖!”

你以为这只是个别门店的问题?这是整个加盟模式的通病!总部数着加盟费,食品安全全甩锅给门店;门店为了省成本,连变质食材都敢端上桌。从杨国福到塔斯汀,这两年爆雷的连锁品牌,哪个不是疯狂扩张时吹上天,出事之后哭惨卖可怜?2024年餐饮产业报告显示,杨铭宇总部年收入超8亿元,但食品安全投入占比不足0.3%!有加盟商哭诉:"用总部指定冻肉每斤能省6块,用新鲜肉根本赚不到钱。"

去年8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快餐业生存现状调查》显示,黄焖鸡品类门店平均存活周期已从2019年的3.2年骤降至1.8年。急速扩张的背后,是加盟商在生死线上的挣扎,单店日均流水必须达到2800元才能保本,而实际平均只有2100元。这种畸形的盈利模式,逼得加盟商不得不铤而走险。记者暗访时还发现,用色素掩盖变质食材,早就是后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去年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加盟店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比直营店低了整整17%。为什么?因为总部检查全靠演戏!有加盟商自曝,总部督导员来之前会提前三天通知,大家连夜大扫除换食材,检查组前脚刚走,后脚发黑的鸡肉又扔回锅里。更离谱的是,官网上吹嘘的“全程冷链配送”,在60%的加盟店变成了泡沫箱加冰块。食材在30度高温里闷上十几个小时,总部督导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吃不死人就行。

面对舆论轰炸,杨铭宇倒是火速拿出了整改三件套:关店、装监控、发报告。网友直接嘲讽:“去年吃倒员工的时候,监控是集体失明了吗?”律师说得更狠:总部和加盟店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光道歉不担责,当法律是摆设?看看人家海底捞,当年“老鼠门”曝光的第二天,董事长带着全体员工鞠躬道歉,两年砸三亿把后厨监控升级成AI智能巡检。反观杨铭宇的整改方案,连监控实时联网都做不到,业内人士爆料,杨铭宇门店装的摄像头就是个摆设,录像存三天自动覆盖。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那份加盟合同。白纸黑字写着“食品安全问题由加盟商全责”,总部随时可以甩锅走人。这种霸王条款居然能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简直是把消费者当人肉盾牌!难怪有店长一点儿也不怕,反正吃出问题也是老板赔钱。

当记者把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的牛肉摔在桌上,杨铭宇高管居然反问:“哪个饭店没点问题?”听听这理直气壮的口气!不禁让人想起日本雪印牛奶,2000年因为篡改生产日期,百年老店一夜破产。反观国内,三鹿奶粉换个马甲重出江湖,地沟油十年整治越查越多。为什么?看看食品安全法就知道,用过期食材最高罚10万,而一家黄焖鸡加盟店月利润就超过15万。这样的处罚力度,在暴利商家眼里不过是九牛一毛。

不过最近政府终于放出大招了!广东率先试点“食品安全连坐制”,只要一家店被查出问题,整个区域的加盟店全部停业整改。政策落地三个月,某炸鸡品牌直接砍掉120家违规门店。这招要是全国推广,杨铭宇的6000家店估计得缩水一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放出风声,说要搞“餐饮安全红黑榜”,连续三次上黑榜的品牌直接强制闭店。但是当年饿某么的黑作坊被曝光了八百回,现在不照样活得很滋润?说到底,治乱象得用重典,罚到倾家荡产才能让黑心商家长记性!

这些屡屡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践踏了消费者的信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快餐类消费投诉量同比激增63%,其中食材变质问题占七成。95后外卖骑手小李说,他送过最恶心的单子就是黄焖鸡,汤洒出来都是酸臭味。杭州一位宝妈带孩子吃完黄焖鸡后,孩子高烧住院三天,店长却咬定“食材没问题”。直到记者介入,才在后厨角落翻出发霉的调料罐。更讽刺的是,市场监管部门去年抽检的冷冻鸡肉中,23%的样品检出致病菌超标,而这些鸡肉的采购价只有市场价的四成!

老铁们,下次进店别光看招牌闪不闪,先看看店里是不是明厨亮灶;发现食材发黏变色,立马拍照打12315,记住,2024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明确规定,发现问题食品最低可获赔1000元。

最后问大家一句:你还会走进那家飘着香味的小黄屋吗?

0 阅读:28
宏哥探商论道

宏哥探商论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