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明湖公园内的北极庙也称北极阁、北极台。它的历史悠久,始建于600多年前元朝至正年间,筑在7米高的台基上,居高临下,十分壮观。“北极”之名,更为它平添了几分肃穆。

传说庙内祀奉的玄武大帝,在神仙中独当一面,被人尊为“北方之神”,是“北天七宿”的化身,主水。北极庙的名称,就是本着这个意思。为此,北极庙悬有一方“位极天枢”匾额,更加突出了玄武的崇高地位,乃天之枢纽。济南是个“泉城”,水多。在大明湖湖畔建北极庙是为了镇住大明湖的水患。

关于“北极”一名的由来,另有一说,古大明湖水面辽阔,那时的北极庙位于湖区北端,庙宇紧邻北城墙,庙、墙之间架有木制天桥相通。同时,它也是全城最北面、最高的庙宇,故名。

据说以前北极庙周围没有能喝的水。当年兴建庙宇时,不愁工,不愁料,就愁工人没有水喝。因为湖水不洁,只能用于施工。在当地打井,打出的尽是苦水。这个难题,前前后后存在数百年之久。

4316世纪,北极庙损坏严重。明正德九年(1514),由财力雄厚的明德王府出资维修。工期跨春、夏两季,工人饮水问题越来越严酸。这把监工急得团团转,他带领工人沿湖打井,怎么打也打不出甜水来。监工东奔西跑又累又渴,回到北极庙的工棚,躺在铺上就睡着了。他冥冥之中做起梦来,梦见有位天神指着北极庙东的一个地点,说:“就在这里打口井吧,保准是甜水。”监工醒后找到梦中的地点,立即组织工人挖掘,果然冒出洁净甘冽的泉水。工人们有了水喝,精神大振,顺利完成了修缮任务。北极庙不仅焕然一新,还多了一处名泉。来北极庙朝拜的善男信女,都说这是上天的赐予,于是以宗教语言的“感应”二字命名泉水,称为感应井,也叫感应井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