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汉三个帮,手术中的“好汉”与“帮”

麻醉MedicalGroup 2022-12-01 19:07:13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说没有谁能一个人干成事。尤其是是现在的社会,更加讲求“团队精神”。

今天要说的事,有关于手术。大家都见过一个场景:手术结束时,家属在手术室门口对主刀千恩万谢。那么问题来了:手术成功只是主刀一个人的功劳吗?

作为常年在手术室工作的人——麻醉医生,相信没有谁比他们更有发言权了。

先做一个极端假设:极其简单的小手术和非常复杂的大手术。

如果是极其简单的小手术,小到只需要打局麻的手术,这样的手术外科医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不需要麻醉医生,甚至不需要护士配合。

这样级别的手术,相信家属也不会千恩万谢吧?!

大手术才有可能千恩万谢吗?

的确如此。至少,家属的认知中,这个病情应该很严重。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病情,家属或者患者本人会不远万里求医或者找关系、找熟人住院手术。

那么,找到一个高手主刀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了吗?

之前说过,现在都讲求团队。在医院内尤其在手术室内,更加需要团队配合。

以一个巨大肝肿物切除为例,咱们看看都需要怎么配合的。

手术前,多学科诊疗是目前的主流形式。即,外科、麻醉、重症、病理、影像、输血、检验等科室专家要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制定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重点是对各种风险的防控。

老百姓的目标是“赶快切掉它、彻底切掉它”,而医生的目标则是“如何安全地切除它”。因此多学科讨论会上,外科拿出切除方案后大家就要探讨哪种切除更安全。

一旦确定的方案,就到了具体实施环节。

肝脏肿物,如果不影响肝功的情况下各种指标还是不错的。因此,这就给大家一个假象:患者各种检查都可以的,风险没那么大。

其实,越是这种术前看似“没事儿的”患者,才容易出事。假设术前患者就贫血,提前肯定会有应对措施,就可以降低贫血带来的各种风险。

肝脏巨大肿物切除,虽然术前不贫血,但这类手术极其容易出现术中大出血。

由于肝脏血运丰富,直接切肿物是不行的,因此大多数情况都要进行肝门阻断。即便这样,肿物位置特殊的病例仍然存在大失血的可能。

肝门阻断,意思是用“止血带”暂时将肝脏供血血管“勒住”以减少切除中的出血。但是,这个阻断不能太久。如果时间太久,就有可能出现肝脏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外科会严格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阻断时间是15分钟。

手术中,外科加紧操作的时候当然没有时间看表,但又非常担心时间,这怎么办?因此,麻醉、护士会每隔5分钟提醒一次。快到15分钟的时候,甚至每隔1~2分钟都要提醒一次。

尽管有些高手主刀会对大家报时间有点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手法足够快、不可能超时,但大家也要提醒他。因为,一旦超时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有人说,已经安排护士提醒外科了,为什么麻醉科也要不断提醒?

其实,肝门阻断期间,麻醉科的担心一点儿不比外科小!

一旦肝功能急转直下,首要影响的就是肝脏的代谢功能,患者可能无法将麻药顺利代谢出体外,也就很难苏醒。

其次,肝脏是手术中最大的产热器官。肝功能急转直下,可能会出现低体温。

一旦低体温,可不是只有体温低那么简单。人体内的凝血-血凝系统的正常工作,依赖于人体工作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出现低体温,这个系统就会出大问题!可能因为凝血功能差而出现出血不止!到那时,再好的外科技术也阻止不了创面、针眼的猛烈渗血了。

随着出血的增加,凝血功能进一步下降,出血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出血以及输血也会带来进一步的低体温。低体温,又会影响凝血。

如此,进入越来越严重的循环。如果不及时终止发展,很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一旦有危机情况出现,就该麻醉科开始忙了。因为,这也是为什么麻醉科最关心肝门阻断时间的原因。

当然,麻醉科不只是提醒,也不会允许事态发展到那种严重程度。比如,为了避免肝脏无血期的损伤,会在阻断前给予激素。术中,也会想办法为患者保温。一旦发现失血量多,也会及时输血、注射止血药。

直到肝门开放之后,大家悬着的心才能放下。这时候,手术室内的气氛再次恢复到轻松。甚至,护士都会选择性忘记主刀在阻断期间的摔器械、甚至言语攻击行为。

此时,看似轻松的环境下,麻醉科要立即抽取血液进行血气分析等检查。一旦发现内环境有异常,就要在术中进行调节。

手术结束后,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从此刻起,监护以及进一步治疗就交给重症监护室了。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手术的结果。

到了这里,大家知道一台手术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了吧!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4 阅读:385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健康知识、急救知识和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