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孤独,寂寞——杜甫《宿府》

无语者爱文化 2020-07-11 22:46:14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一家人为避战乱,过着颠沛流离、贫苦困乏的生活,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孤独、寂寞的情感。

前四句写景。

作者独宿幕府,夜不能眠,看烛影跳动,其形渐残。风吹梧桐,瑟瑟作响,更显得秋意寒凉。彻夜号角声不断,悲凉的曲调带给人们苦难战争的印象。此时,高悬月亮虽皎洁明亮,但作者却更加思念家人,突出了作者孤独寂寥之情。

后四句抒情。

时光在战乱中消磨,一点也得不到家人的音讯和书信。经过战争,即使关防要地这些交通要道也行路艰难。这种孤单的感受不是今夜才有,已经整整忍受十年啦。作者只是像一只小鸟,落在一根树枝上,勉强求得暂时的安顿。

“安史之乱”后,杜甫在成都得到了节度使严武的赏识,做了参谋,但他的地位低卑以及与严武的政见不合,使他的政治生活并不得志,经济上也很窘迫。杜甫在成都的将军府工作,而家却安在城外浣花溪畔,晚上不便归家,就常独自寄宿于幕府,这些都使他的抑郁烦闷,本诗便抒发了这样的情绪。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