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多学摄影的小伙伴,在买单反相机之后,会发现自己使用相机拍摄的照片,可能还没手机,甚至傻瓜相机拍摄的好看。
会很不解,而且也会郁闷。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对相机了解太少,很多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实际上对照片做了很多预设。在色彩方面会比单反的颜色要艳丽,加上手机很多app都有很多风格化的预设,就更容易让人觉得有个性,而被偏爱。
而单反相机拍出来的会比较灰,实质上在照片的黑白灰关系中,灰度是黑和白中间值,当我们采用raw格式拍摄的时候,灰度能更多的记录照片信息,也方便我们后期调整。
如果你是希望直接出图,或者对照片细节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其实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你的相机设置里,可以适当地将照片风格里的反差值和饱和度等调整到你喜欢的风格,但如果你对照片的品质有比较高的要求,或者说你想获得更加高清的图片,那么就要注意接下来我说的这几点:
要有使用三脚架的习惯当你在拍摄风光或者建筑的时候,三脚架是非常有用的。很多人一直以为三脚架是在弱光,或者在拍摄车流、水流用的。事实上,如果你对画质有很强的要求,那么就一定要用好三脚架,他能提升画面的品质。
因为,我们在使用相机按快门的时候,这时候会触碰到相机,多少会有一点点影响,在相机合焦的时候会产生抖动。
我们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再使用快门线或者定时拍摄,这样就减少了人和相机的接触,让拍摄更加稳定,从而增加画面的清晰度,弱光下就更需要如此了。
合理的运用对焦、光线和感光度之所以要说对焦,是因为很多人照片清晰度不够,是因为没有完全合焦,或者在拍摄中,由于速度过快,导致焦点有些虚,这里要排除一个可能,就是相机和镜头跑焦。
所以,对焦一定要对准,在拍人物的时候,尽量把对焦放在人物的眼睛上,而拍风景和建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手动对焦,很多相机都有视频拍摄的功能,调出这个界面,我们可以放大看对焦的虚实。
在保证好对焦准确的时候,光线也是可以塑造立体感的,我们之前说过顺光,人物的会显得很平,但侧光人物的五官就会变得更立体。所以,人物的拍摄中一定要注意光线对画面品质的影响。
除此之外,感光度也非常重要,也叫ISO,在传统照相机里感光度是胶片对光的敏感度,尽管数码时代,调整ISO也变得简单了,但不同的相机都会有自己的有效值,如果你对照片的品质要求高,那就尽量采用低感光度,这样能提升照片的品质。
熟悉你的设备,运用正确的曝光组合每一个相机和镜头都会有他最佳的拍摄组合,在你平时拍摄中,一定要注意,你使用的镜头,在什么焦段它的成像画质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是定焦那会更好,毕竟定焦的画质肯定会比变焦的要好。
所谓曝光组合,简单点说就是光圈和快门的匹配。首先要知道快门速度影响记录在芯片上的物体动姿效果,光圈大小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景深。因此,不同的曝光组合,对画面是有影响的。
所以,必须正确地使用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能获得更理想的拍摄效果。这也决定了你在拍摄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才好调配光圈和快门。
采用接图的方式来增大画面,提高细节摄影接图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多人合影、建筑、风光等等,都会使用到接图来满足自己的拍摄需求。
我们在接图拍摄中,有两个点非常重要,第一点就是一定要用三脚架,一方面可以提高画质,其次能保证我们水平高度相等;第二点就是拍摄照片时候,后一张一定要压着前一张至少三分之一,这样更容易拼接。
拍摄的时候我们依然用RAW来使用,然后通过camera raw的合并为HDR全景图来实现更大画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想更多展现画面的细节,比如你拍摄建筑,这时候,可以对每个角度拍摄三张照片,分别是正常曝光,降档和升档曝光各一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暗部和亮部细节保留下来,然后合成。
使用更大画幅的相机提升照片品质在正确使用相机和我们上面说的方法,如果你还是不满足你。那么,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换更大画幅的相机,比如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相机。
我们用的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大概在36x24mm,而半幅(残幅)一般在22.3X14.9mm;中画幅(120相机)我们比较少见,其传感器尺寸有56mm×56mm的,56mm×45mm的(645相机),56mm×70mm的(6×7相机),56mm×90mm(690相机)。
大画幅相机就更是稀少了,其感光元件的尺寸有4inX5in、8inX10in等,其感光元件也表复杂,COMS制造难度也很大,所以,目前大画幅的相机主要也还是胶片为主。
当然,越大画幅的成本自然越高,感光元件大对画面品质是有提升。因为我们照片是像素图,感光元件越大,每个像素单位面积也就越大,感光性能就越好,就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自然画质就越好。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知道,一张照片的清晰度其实和很多因素有关,有些是需要通过设备,有些可以通过拍摄习惯,我们就能提升照片的品质,而今天我们说的4点也是能给你的作品带来很大的提升,会让你的照片更加有逼格!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