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市委书记简介

翠曼与趣事 2025-04-28 22:20:50

姜冬冬,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籍贯安徽利辛,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泰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长江之北,淮水以南,一座枕水而居的古城在江海平原上静卧了2200年。泰州,这座被吴楚文化浸润的"汉唐古郡",不仅坐拥三水交汇的黄金水道,更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人文气象,成为解读江淮文明的重要密码。

一、江海交汇处的人文渊薮

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泰州便成为沟通江淮的咽喉要地。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浮于淮泗,舟行日夜"的景象,印证了这里"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的战略地位。北宋时期,泰州盐场年产食盐四百万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盐运河上"千帆竞发,盐廪连云"的盛况,让这座水城跃升为全国经济重镇。

市中心的税碑亭内,保存着南宋淳熙年间的税务碑刻,斑驳的石纹中依稀可见"每引纳税钱三贯文"的记载。这座中国唯一的盐税博物馆,用四百余件文物串联起千年盐业兴衰,其中明代运盐使的青铜官印,仍在诉说着"天下盐赋,两淮居半"的辉煌。

二、文脉绵延的精神原乡

凤城河畔的崇儒祠,青砖黛瓦间藏着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篇章。明代哲学家王艮在此创立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平民哲学,其弟子中甚至有樵夫朱恕、陶匠韩贞这样的平民学者。这种"觉民行道"的思想火种,至今仍在望海楼的书院遗迹中隐隐跃动。

施耐庵故居的砚池里,似乎还倒映着《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身影;梅兰芳纪念馆的戏台上,仿佛回响着《贵妃醉酒》的婉转唱腔。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到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泰州的文化基因中始终跳动着自由不羁的脉搏。当代作家毕飞宇笔下《平原》中的水乡意象,恰是这种文化血脉的现代表达。

三、三水润城的生态画卷

春日的千岛菜花景区,垛田浮波,金浪接天,700年前形成的独特农耕系统仍在延续。深秋的溱湖湿地,万鸟翔集,芦苇摇雪,保存完好的麋鹿种群徜徉其间,构成中国东部罕见的生态奇观。泰州人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哲学融入城市规划,112公里市域水道中,凤城河如同碧玉腰带,串联起328处城市绿地。

当晨雾在泰州大桥的斜拉索上凝结成珠,这座创造四项世界纪录的跨江工程,正与千年古光孝寺的唐槐宋塔遥相呼应。从"煮海为盐"的古代盐都,到如今的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泰州始终在水与文的交响中,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文明乐章。

0 阅读:531
翠曼与趣事

翠曼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