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看病难是人民群众抱怨已久的问题,为了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党和政府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今年9月,允许引进外商独资设立医院的改革措施正式启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提出,允许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才两个多月时间,靴子便落地了。据新华社消息: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4部门公布《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这意味着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除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外,将出现引进外商独资设立的医院。
如果在竞争中出现外商独资医院的医疗收费,明显低于国内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收费,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到当地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收益,更为残酷的是无形中撕开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长期以来过度医疗、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收费套取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遮羞布。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是将原有的收费降低,还是将后来引进的拉高?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我国的医疗体制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引进的外商独资医院如何兼容,这是外商独资医院能否让群众真正受益的关键。据资料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就开始允许与外商合资设立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外商合资医疗机构60余家。说明党和政府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条件,早早就在布局积累经验。从20多年前允许与外商合资,到如今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医院,这是医疗卫生领域深化改革的一大步。中国是人口大国,特别是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的近28%。老龄人口的增长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将更高,现在深化改革,让外商独资医院政策落地,虽然让人有担忧,有质疑,但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先进的医疗科技,仍然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