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琼瑶
86岁的作家琼瑶,12月4日下午安详地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用她自己喜欢的方式。
琼瑶就是琼瑶,连离开也“很琼瑶”,依然轰动了两岸三地。冷不丁用大家都想不到的方式离开了。她给家人留下了信,给公众留下了视频,剧情交代得明明白白,清清爽爽。
她告诉大家自己的决定的缘由,还劝大家热爱生命。1991年1月4日,三毛自杀的时候,琼瑶还说,不要影响读者对生命失去信心。
这个原创的人生剧本,只有放在她身上才有意义和价值。切勿模仿,模仿也毫无价值。只有在她身上才是酷的,才是自洽的。
她只是在生命只剩痛苦的残值的时候,自己做了个大决定,自信地走了。
新闻刚刚发出来,震惊的同时,给我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琼瑶女士的《还珠格格》与《情深深雨濛濛》这两部作品,还有其他的“琼瑶剧”,曾经陪伴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和年华啊。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琼瑶女士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大家不应该只看到她的体面和尊严,这位女性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活着的人们——去洞察,去品味,去欣赏。
一言以蔽之,体面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琼瑶这位优秀女性的生命和精神。
翩然而去,离开也可以是热烈的
琼瑶女士用她的方式告诉我们:离开也可以是热烈的,美丽的。
她在遗书中说:“‘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生命是属于谁的?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热爱它,尊重它,“养活”它,也保管它。琼瑶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要有信心活着。
她在告别视频里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能看得出来,对待死亡,她是非常坦然的,甚至是期盼的。
她说:“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她反击了传统“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命观,她的行为是对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人活着不是一辈子,而是几个瞬间”的另一种抒发。尽管这个抒发是在高龄完成的。
也恰恰因为是在高龄完成的,所以悲观之中是乐观,琼瑶不是“死”了,而是“老”了,有种原始性在里面,就像龚自珍说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种“翩然而去”的死亡观,可以说是琼瑶人生哲学的最好总结。身处在一个谈“死”色变的社会,对待死亡能够如此乐观而“轻盈”,琼瑶是真正活过的人,而且是活明白的人。
这位了不起的女性,直到生命的最后时间,她仍旧在遗书和告别视频里,毫无保留地去热爱人们,带着叮咛和嘱咐,带着虔诚的人生经验。
捷克裔作家昆德拉,曾在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中写道:“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短短二十个字,写出了人生在世命运的无常,人类自身的渺小、无力与局促,以及死亡告别前后,人的不知所措。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大多数情况下,面对死亡,人们总是马马虎虎,浑浑噩噩,在生与灭的模棱两可中,难以做好万全准备。
直到最后一刻,好像才若有所悟:是啊,相知相爱的家人、恋人和朋友,永远离开了我们的星球,今生今世再不能相遇。
诗人杜甫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那是肉体生命的无奈,但只要没有忘记,生命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琼瑶女士是善解人意的,也是擅长告别的,她怕大家牵挂,所以临走前做了交代。这份交代教我们不要悲痛,教我们要学会用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态度面对生命,面对死亡。
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和作家史铁生“先别死,再活一活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觉醒的、洒脱的女性主义
我从琼瑶女士身上,也看到了东亚女性主义的觉醒与洒脱。
她在遗言中说:“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薄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她还说:“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觉醒需要悟性,洒脱是一种境界,生命的境界。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女性总是隐忍的,这种隐忍和弗洛伊德的“压抑论”是对应的,东亚女性一直在面对困境。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韩国女作家韩江,《素食者》是对东亚女性遭遇困境的文学性阐释。所谓的素食者,是对韩国男权社会的抗议,以及对压抑的家庭环境的反叛,女主人公英惠那种决绝的态度,非一日养成,必是内心经由长期折磨异化而来的。她发了疯地想以身殉道(素食主义),似乎只有完全脱离既有的场域,幻化成树,才能完成生命的超越。
正所谓:女性痛,所以想涅槃。
今年,关于女性主义的话题特别多,热度也很高。除了《素食者》,前阵子,电视剧《山花烂漫时》高度还原和展现了张桂梅老师的韧性、豁达,女性也是可以扛起一座“大山”的。
最近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和《好东西》,也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女性的生命力,女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可以洒脱,任何人或事也无法规训。
在现实层面上,诗人余秀华、作家范雨素等,也证明了这一点。最近,一位农村女性在社交媒体中说:“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是属于女性主义的底层萌发。
作家三毛,她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舒适。三毛曾在遗书中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没有悲欢,即是从容,洒脱。
前段日子,74岁的刘晓庆卷入“恋情”舆论漩涡,对此她本人倒是不慌不忙,很从容。刘晓庆在接受采访时说:“法国人78岁还在谈恋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现在正是年华。”
74岁的刘晓庆,86岁的琼瑶,她们身上的洒脱,是女性学习的榜样。道理很简单,她们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女性把自己活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好好活,不必藏着掖着,也不必患得患失,人生本该如此。
几天前,朋友问我什么是女性主义?我说我也无法下定义。朋友让我谈谈《素食者》,我说韩江用文学的方式对韩国社会提出控诉,不失为一场漂亮的反击。
今天的中国,女性地位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似乎还远远不够,女性的痛隐隐约约依然存在。比如说家庭地位、工作权利……从根本上来讲,女性主义,是活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想,琼瑶活出来了,也做出来了。
/// END ///
No.609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韩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