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在海外陪产时,也在忙着看物业地产,依靠巨量物业、土储,他还在和国际巨头、李嘉诚抢生意。
地产市场,一片萧瑟。
原计划赴港上市的万达,陷入困境,启动境内债重组;第一家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的房企出现;千亿房企即将被强制退市……
好在,地产细分领域出现了新现象。
这一边,5月8日,国际物流巨头普洛斯称计划出售中国部分资产,以削减债务水平。
另一边,同在物流地产赛道的京东产发,正在排队上市,并在国内、国际市场四处买地、买物业。
▲京东产发股权结构,图片源自公司招股书。
5月4日,京东在花费30亿买下的地块上,正式动工“京东青年城”项目,计划建成近4000套自持员工租赁公寓,引发一片热议。豪气给兄弟们盖房子背后,刘强东正通过旗下的京东产发,汇集巨量物业、土储,俨然成为“隐藏地主”。
扩张凶猛,海外物业两年增10倍
▲京东产发物业数量,图片截自招股书。
▲京东产发收入情况,图片截自招股书。
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产发已于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及海外4个国家开发、拥有或管理219个物流园区,已落成物业、开发中物业及土地储备总面积超过2000万㎡。
当然,国内依然是京东产发的主要阵地。目前,在国内的物业及土储数量依然最多,截至2022年末,约有2265.7万㎡,项目数量共计211个,相比之下,海外总面积还是个“零头”。
根据仲量联行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京东产发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人民币937亿元,总建筑面积超2000多万㎡,按建筑面积计算,在亚洲排名第三,在中国排名第二。
至此,刘强东已经坐稳物流地产行业前排位置。
▲京东系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无冕财经制图。
在3月30日,京东产发赴港递交上市申请书,如若成功上市,刘强东将坐拥京东系第五家上市公司。随着资本版图的扩大,若排队中的京东科技、京东工业也上市,京东系公司总市值接近万亿规模。
跟国际巨头、李嘉诚抢生意
▲中金普洛斯REIT产品结构图。
这是首只民企仓储物流REIT,由京东(京东世纪贸易)100%持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成员嘉实基金为公募基金管理人,委托京东产发(京东东鸿)为运营管理机构。
核心资产是京东产发旗下的位于廊坊、武汉和重庆的三处物流园区,合计建筑面积约35.1万平方米,总估值15.65亿元。
这是个不错的赛道,京东的优势在于,可以借此扩充规模,完善供应链。但也有投资者质疑,京东产发的与母公司依赖性较强,从REIT角度看,早期投资有回报稳定的特点,但在长线发展中,存在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多年地产野心,终于落地
▲2018年7月,武汉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获批。
拿到审批不久,2019年4月,刘强东退出这家公司的董监高名单。同时,本持股楚梦家园100%的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撤出,转而由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海盈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盈纳投资”)全资控股。海盈纳投资是坤鼎控股旗下子公司,非京东系公司。这个项目,推广名称为 “CITY 港”(此前又叫“CITY ON”及“曦地港”),在各项审批文件中,该项目依然以“京东武汉华中区域总部基地项目”命名,建设单位一栏中是“楚梦家园”,但背后已没了京东的影子。直到1月,京东武汉华中区域总部基地项目(CITY 港)进行竣工备案登记,其中,住宅部分建设完成,商业部分则仍建设中。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走的是地产商的老路子,靠住宅回笼资金,附加商业、办公物业。想必,权衡之下,刘强东看到地产开发的水太深了,于是选择离场。2014年,京东盯上了房地产互联网营销生意,不过,当时刘强东看上的不只是房地产营销,而是背后的金融市场。当年双十一期间,京东金融就联合房地产公司开展营销动作,试水房地产众筹模式。期间诸多尝试,未有大起色。直到2017年,京东正式设立房地产业务部,招来原搜狐网副总裁曾伏虎任业务部总经理。曾伏虎展现出十足的野心,他立下军令状,称京东房产要五年见成败。并要结合京东支付,参与房屋交易环节。不过,在当时的京东体系中,房产业务部的地位不算高,隶属于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期间,京东零售还提出“京东房产自营”,不过,依然没有摆脱“陈列展示”的模式。如今,曾伏虎口中的五年之期已到,京东房产似乎还未激起水花。
倒是京东产发,让刘强东的地产野心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