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的议会大厅内,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发言掀起了一场意料之外的政治地震。3月2日,这位改革派领导人罕见地将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政策分歧公之于众,直指对美谈判受阻源于宗教领袖的反对。这场公开"甩锅"打破了伊朗政坛数十年来的潜规则,暴露了保守派与改革派矛盾的全面升级。
佩泽希齐扬的上台曾被视为解决伊朗经济危机的希望。2023年,该国通胀率飙升至67%,货币里亚尔对美元贬值超400%,药品短缺导致癌症患者被迫在黑市以黄金换药。总统初期推行的外汇管制放松和私营经济刺激计划,一度让通胀回落至35%,但特朗普政府重启石油禁运后,日均原油出口量从120万桶暴跌至40万桶,经济复苏戛然而止。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显示,伊朗地下设施已储备242公斤60%纯度浓缩铀,距离武器级核材料仅一步之遥。这种战略冒险虽增强了与西方博弈的筹码,却也招致更严厉制裁——欧盟宣布冻结伊朗央行在欧资产,印度暂停价值50亿美元的石油采购合同。佩泽希齐扬团队测算,全面制裁使伊朗年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
莱希的意外身亡加剧了伊朗权力结构的脆弱性。这位被视作接班人的保守派旗帜人物突然离世,使得85岁的哈梅内伊不得不倚重改革派技术官僚稳定局势。然而佩泽希齐扬的公开反叛,暴露了宗教领袖对世俗权力的控制力衰退。德黑兰大学民调显示,30岁以下青年中,68%支持对美缓和关系,与传统保守阵营形成鲜明对比。
哈梅内伊的强硬立场有其地缘逻辑:美军在卡塔尔的乌代德基地部署了48架F-35战机,以色列频繁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而中俄虽在联合国为伊发声,却未实质性突破制裁困局。总统府幕僚透露,佩泽希齐扬曾试图以"也门胡塞武装减少红海袭击"为筹码换取美方让步,但被革命卫队强硬派阻挠。
这场公开决裂正在重塑中东政治版图。改革派与保守派的角力不再局限于德黑兰的会议室,而是外溢至街头——首都近期爆发了支持总统的学术精英集会与保守派教士游行的对峙。当最高领袖的权威遭遇技术官僚的挑战,伊朗的变革脉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