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元春省亲时,不断的哭泣,而且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她还含泪对父亲贾政说: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这些话,传到皇宫里,是不是大不敬?她这么说话,就不怕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吗?
按照我们现在的想法,元春这么说,完全是不喜欢待在皇宫里啊!完全是厌恶宫廷生活,羡慕田舍之家的生活啊!如果被皇帝听到了,一定会怪罪元春,怪罪贾府的。
首先,元春的话会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元春说: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时。
当时,跟随元春来的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都在。
如果皇帝想知道,元春说了什么话,肯定能听到。不仅皇帝能知道,皇后和其他妃嫔,如果想知道,也能听见的。
她说羡慕田舍之家,皇宫无意趣时,只有三四个小太监听见了。这话不一定能传到皇帝或者皇后等其他人耳朵中。
其次,元春的话算不算大不敬?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元春的话,可以说,对皇帝不敬。因为元春说后宫里,不得见人。意思是,见不到父母、亲人,很伤心。仿佛是皇帝让他们母子分别,承受思念之苦。
元春羡慕田园生活,说明她身在曹营,心在汉,她不喜欢宫廷生活。不是真心实意留在皇宫里伺候皇上的。
2.元春的话,也可以说是不慕权贵,重视亲情、孝道,品德高尚。元春虽然生在皇宫,富贵已极,但是她并没有失去初心,没有因为富贵而忘记了祖母、父母和兄弟姐妹。见到多年不见的亲人,十分动情,说明她是性情中人,是将亲情和孝道挂在心上的人。
皇帝为人至孝, “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
他由此及彼,想到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于是决定让椒房眷属入宫探望女儿或者姐妹。
皇帝让妃嫔与父母相见,就是要全儿女和父母的孝道。如果进宫为妃的女子都不认父母了,对父母也不亲热了,什么这个妃嫔热衷于权贵,没有亲戚,不懂孝道。
太上皇和皇太后下旨让妃嫔省亲,也是让他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如果元春回家后,看到久未见面的祖母、母亲和姐妹等,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嘻嘻哈哈的,说明她回家是显摆来了,不是尽骨肉私情来的。
久别重逢,必然会流泪,必然会说一些私房话,体己话,元春说一些在皇宫里不得与家人见面,羡慕别人家骨肉团聚的话,也无伤大雅。只能证明她心思单纯,想说就说,不藏着掖着,没有那么多的心机。
其三、元春说的话,她是否害怕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元春是一个性情中人,心机不多。见到了父母亲人,就忘记了“鹦鹉前头不敢言”的宫廷生活。她还是怕自己说错话的。怕自己的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被曲解。
为了弥补她说话被别有用心的人误解,她又勉励父亲“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临离开贾府时,元春又说了皇帝的好话。她: “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如果放在元春省亲的大环境中,她的话不算不妥。因为她同样也说了忠君报国的话。因此她并不害怕这些话传到皇帝的耳朵中。
其四、为了不给女儿惹祸,贾政为元春的话善后。当元春说骨肉分离无意趣时,贾政马上为女儿善后。
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犁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贾政这番话,成功为元春善后了。他首先自谦,是皇帝的恩能才让元春和贾家有了今天。皇帝给我们的是旷世大恩,虽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万一。我们只有朝乾夕惕,忠于职守,祈祷圣上千秋万岁。他还告诫元春,不要挂念我们,要兢兢业业,勤慎恭肃以侍上,才能不辜负皇上的隆恩。
在元春省亲之际,她说的话语虽然些许破绽,但并无大不敬之处。再加上她本人与贾政都竭力弥补,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皇帝隆恩的感激之情。
她并不惧怕这些话语传入皇帝耳中,给自己及家族带来潜在的风险。元春是一个聪慧、勇敢、有担当的女孩子,她给家族带来了荣耀。
感谢阅读!本文共计1874字,欢迎点赞、关注、转发!